媒体报道

文汇报:北外滩“地下12层楼”成功筑底(附照) 最深达36米,创申城房屋建筑相关空间施工新纪录

日期:2015-07-01     点击量:
文汇报 2015年6月26日
       本报讯(记者 何连弟 通讯员 章华平)北外滩黄浦江边,星港国际中心工程最深达36米的地下空间昨天成功筑底。这一项目创出了迄今为止申城房屋建筑最深地下空间的施工新纪录,相当于在地下建造一栋12层高的楼房。未来该项目建成后,行人由地铁12号线提篮桥站出来,可沿地下通道直达黄浦江边。
       由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的星港国际中心工程,包括两幢263米塔楼、三层高24米的商业裙房、地下6层地下室。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1.61万平方米,其中地上24.38万平方米,地下17.2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与外滩、小陆家嘴共同组成上海的核心中央商务区。
       上海建工星港国际中心项目副总指挥黄淼介绍说,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基坑内外水压力差、土压力差会越来越悬殊,易发生漏水、坑底突涌、地墙破坏等险情。如何在施工中提高挖土支撑速度,合理安排基坑分块布局,控制基坑变形,是建设者面临的最大难题。其次,该工程北侧与已运营的地铁12号线提篮桥站无缝衔接,必须确保地铁的绝对安全;距离地下管线最近仅四至五米,“年龄最老”的煤气管线为上世纪60年代铺设,施工中稍有不慎,易造成煤气泄漏。
       此外,工程施工中还遭遇多层承压水,一旦发生管涌、流沙将无法封堵。工程最深区域底板厚达9.65米,如何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也是一大难点。上海建工将先进的BIM技术和基坑远程自动监控系统应用于工程,成功破解了众多施工难题。施工前,采用BIM技术反复模拟施工流程,科学预测基坑变形速度与程度,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施工中,采用独创的远程自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基坑发生的任何细小变形,做到从挖土开始到支撑形成不超过15天。
       作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综合体,星港国际中心预计将于2017年底全部建成。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