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澎湃新闻:北外滩改写上海建筑最深地下空间纪录 约12层36米深

日期:2015-07-01     点击量:
澎湃新闻2015-6-26记者李继成 通讯员章华平
       上海建工集团今天(6月25日)宣布,由该集团承建的上海北外滩“双子楼”星港国际中心最深达36米的地下空间基础成功“筑底”,相当于在地下建造一栋12层楼,这也刷新了上海中心深29.3米和淮海路地铁站深33米的纪录,创了迄今为止申城房屋建筑最深地下空间的施工新纪录。
       记者获悉,星港国际中心项目位于虹口区海门路55号地块,包括2幢263米高的现代化超高层城市综合体,3层高24米的商业裙房,地下6层地下室,因此又被称为北外滩“双子楼”。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1.61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24.3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7.2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与外滩、小陆家嘴共同组成上海的核心中央商务区。
       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开发有限公司董事贺斌吾介绍,2016年底“双子楼”就可结构封顶,商场到2017年年中就可开放,整个工期预计到2017年年底全部完工,“到时,人们可以从地下通道或地上天桥直接走到黄浦江边。这也是上海唯一一座直达江边的综合体。”
       据项目副总指挥黄淼介绍,针对超深基坑,在施工中至少要克服4道难关。
       工程地下空间为6层,基坑最深处达36米,相当于在地下建造1栋12层高的楼房,深度超过了上海中心的地下空间。基坑施工是一个卸载过程,基坑越深,卸载量越大,基坑变形位移越大,对周边环境影响越大。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大,基坑内外水压力差、土压力差会越来越悬殊,易发生漏水、坑底突涌、地墙破坏等险情。如何在施工中提高挖土支撑速度,合理安排基坑分块布局,控制基坑变形,是最大的施工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周边环境苛刻,要确保地铁和城市管线的安全。工程北侧与已运营的地铁12号线提篮桥站代建区共用地墙,无缝衔接,车站内的人流可直接进入工程区域内。在运营的地铁车站边进行加卸载施工,必须确保地铁的绝对安全。工程东、南、西三侧紧邻市政道路,道路下重要管线密集,管线最近距离仅4至5米。其中“年龄最老”的煤气管线为上世纪60年代铺设的,施工中稍有不慎,易造成煤气泄漏。
       此外,还需要解决多层承压水的合理控制。承压水是基坑施工控制的关键因素,承压水降深过大,易产生地层沉降、房屋开裂等次生灾害。能否控制好承压水产生的影响也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最后一个难点,就是工程基础混凝土底板厚度3.9米,最深坑区域底板厚达9.65米,这么厚且大体量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成为一大难点。
       为克服以上难点,施工方运用了BIM技术和独创的基坑远程自动监控系统。施工前,采用BIM技术反复模拟施工流程,优化施工方案。根据基坑规模,保护等级,施工条件,地质参数,围护形式等参数,遵循“时空效应”原理,充分考虑基坑周边土体的应力路径、应力状态、土体流变等因素,科学预测基坑变形速度与程度,从而确定优化后的施工方案。施工中,采用基坑远程自动监控系统,由第三方及施工方全过程对基坑发生的任何细小变形进行实时有效监测,确保了基坑安全。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