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东方网:国企投资八成聚焦新经济 创新转型为上海国企插上翅膀

日期:2015-07-16     点击量:
东方网:2015年7月15日  
       东方网记者张海盈7月15日报道:国资国企是上海经济的"半壁江山",上半年上海市国资委系统企业再度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营业收入9438.76亿元,利润总额588.26亿元,同比增长12.4%。说起这一成绩,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国资委主任徐逸波毫不讳言,这份成绩单不论质量还是效益均"好于预期",尤其是二季度的数字格外"亮眼",体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
       浦东陆家嘴地区,耸立的上海中心已经成为上海又一张城市新名片,一项项纪录在建设过程中不断诞生,而这些纪录的背后,是科创对于建设的有效支撑。在上海建工集团总裁杭迎伟看来,"互联网+建筑"无疑是上海建工正在探索并将持续前行的道路。
       BIM技术、3D打印、三维扫描、建筑机器人的融合运用已经在建工各重大项目中得到应用,通过互联网,掌握BIM、远程监控、虚拟施工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鲁班”,在工地现场的BIM工作室里,对涉及的所有专业分项设计图纸,都可以三维模型的方式录入电脑,合成在一起。哪里碰撞了,哪里衔接不到位了,一目了然,避免了“返工”。
杭迎伟告诉东方网记者,去年上海建工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超过25亿元,科创给上海建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明显的前导作用,通过产学研用一体的机制,投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如果说"互联网+建筑"与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有些远,"互联网汽车"则是实实在在可以感受、触摸得到的"互联网+"项目。在上个月举行的2014年度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透露,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互联网汽车将在2016年10月投放市场,这一即将到来的"阶段性"成果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上汽集团此前在创新方面的一系列铺垫:在集团层面成立前瞻技术部,在美国硅谷设立风投并推出相关创新基金,将“容错机制”写入了公司章程,以系统的制度和流程来保障容错机制的实施和效果。市场的反馈也对这些措施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在行业整体形势趋紧的前提下,上汽集团凭借转型发展继续保持着市场占有率第一。
       基于上海已有的产业基础,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将重点发力于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布局一批重大基础工程,而在科创22条中提及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大飞机、北斗导航、智能电网、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国企大都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实力。据了解,2015年,上海市国资系统企业计划投资3545.62亿元,其中80%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4大领域。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国资委主任徐逸波告诉东方网记者,国资委关于鼓励和支持本市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已经形成,并听取了企业和相关方面的意见,近期有望出台。这一细则围绕建立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等9个方面列出了相应措施,对"三个视同于和一个单列"、国资收益支持技术创新、容错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张江股权激励等方面作出了细化的规定。其中,"国企'一把手'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的相关考核里,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权重将有明显的提升",徐逸波透露。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