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新闻晨报:四行仓库弹孔墙“还原”抗战岁月

日期:2015-07-28     点击量:

新闻晨报  2015年7月18日  第1版

四行仓库弹孔墙“还原”抗战岁月

作为申城仅有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月13日对公众开放
晨报记者 钟 晖


       上海仅有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将于8月13日开放。目前,最具历史感、最具看点的四行仓库西立面抗战纪念墙已经高高矗立,墙上的8个炮弹孔、430个大小枪弹孔清晰可见,全部按原来的面貌及实际位置复原,极具震撼力。
       和儿时看到的一模一样
       四行仓库位于闸北区光复路1号,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毗邻苏州河,建造于1931年至1935年,原是金城、中南、大陆、盐业等四间银行共同出资建设的仓库,因此称之为“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见证了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会战的激战场面。当时,抗日英雄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与日寇血战4昼夜,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美篇章。位于四行仓库西立面的抗战纪念墙,长65米,高22.5米,曾受到日军的正面攻击,留下了无数枪弹孔洞,其中有8个弹孔贯穿墙体,是炮火攻击所致,还有400多个弹孔由枪弹造成。
       负责此次修缮施工的上海建工五建集团,通过墙体放线、浆砌墙等多道工序实现修旧如旧,同时运用现代化手段,还原西墙上的弹孔痕迹。昨天,居住在附近的一些老上海人被请来参观西立面抗战纪念墙,其中一个老人说:“这和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模一样。”
       留下“伤疤”控诉暴行
       记者发现,最初四行仓库西墙上方有用正楷书写“四行信托部上海分部仓库”,目前只留下其中的“四行”、“部”、“海”、“部仓库”等7个字。建设者通过做旧手法展现其岁月痕迹,看上去斑驳陆离,极具沧桑感。
       为了恢复墙面上炮弹孔、枪弹孔,修缮方专门邀请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事战争片道具制作的专家到现场指导。墙上的累累弹孔,作为上海这座城市在经历淞沪会战后所留下的“伤疤”,无声地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
       “我们对墙体使用了三层保护措施,不让暴雨侵袭造成墙体损坏。”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副总裁田哲表示,西墙创伤距今已近80年,结合建筑安全性考虑,恢复保留8个大的炮弹孔,寓意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8年抗战,同时恢复保留430个小弹孔,表示对曾经参与四行仓库保卫战的400多名壮士的敬重与缅怀。
       作为重头戏的纪念馆位于四行仓库西侧一至三层,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分为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英名永存及尾厅等6个部分,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场馆内将以浮雕、雕塑、塑胶人、油画等形式,展示指挥战斗、救治伤兵等战斗细节,通过大量高科技手段还原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战斗史实与场景。目前,纪念馆已开始布展。
       修缮要求高、工序复杂
       为配合上海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四行仓库修缮改建工程于今年4月1日开工。目前,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外立面施工已全部结束,配合抗战纪念活动的西中庭区域结构改建和装饰基本完成,纪念广场及外围周边道路整修、环境整治、临时停车场安排以及道路景观绿化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四行仓库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其修缮改建要求远高于历史保护建筑,要在确保原有结构和外形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做到对原有建筑的加固与保护,工序极其复杂,仅一个西中庭区域就采用4种不同的支护方式,以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6层挑空、玻璃顶棚采光的结构改建施工,而4个立面则由3种完全不同的墙面材质和建筑风格组成。
       除西立面纪念墙外,东立面外墙采用灰色水泥抹灰饰面工艺,南、北立面则使用清水墙砌筑工艺,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全面修缮后,四行仓库将成为全国少有、上海仅有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月13日开放当天,还将在此举行上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届时,部分抗战老兵及“八百壮士”亲属代表将再回故地重温历史。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