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文汇报:世博央企总部28栋大厦全部封顶

日期:2015-10-30     点击量:
文汇报 2015年10月27日 记者 史博臻 傅国林 章华平 
 国新大厦主体结构昨天浇筑完毕。傅国林 章华平 摄影报道
       本报讯 (记者 史博臻)国新大厦主体结构昨天浇筑完毕,标志着世博央企总部集聚区内28栋大厦全部封顶,工程建筑面积超百万平方米。未来,世博央企总部集聚区内,地上是低碳绿色的生态公共活动中心,地下是全部贯通的超大型“地下城市”综合体。据悉,中国商飞、招商、中化等央企将在今年年底前陆续入驻,其中中国商飞有望成为首家入驻企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大厦并非“高耸入云”,而是多为6层至16层,高度在50米至100米之间,最高一栋为28层、120米高。工程总承包方上海建工集团介绍,建筑高度相对较低,可以保证不遮挡黄浦江风貌,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共融。
       与地上建设的“含而不露”相对,地下建设则是距离黄浦江最近的“超级工程”:28栋大厦的地下空间相互连通,与周边地铁车站、世博轴、世博展览馆、世博酒店及中国馆等地下空间连成一片,形成了小街坊、高密度、低高度、紧凑型的布局模式,为未来城市CBD建设提供了一个“样板”。
       要打造如此庞大的“地下城市”并不容易:地下空间为2-4层,开挖深度为11-20米,最深处比地铁车站还要深,与地铁距离最近处只有10米;同时,地块分属15个不同业主,设计方案、工程招标、施工时间等进度相差很大。因此,如何做到有效的统一策划,尽可能控制总的建设周期,是对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的挑战。上海建工构建了一套“大堂管理+包间服务”模式,即“总包统筹、区域推进、节点控制”,成立集中统一管理的上海建工总承包指挥部,实行地块的总承包“大堂”管理,各单体工程分为不同的标段进行招标,现场成立各项目总承包管理组,形成一个个“包间”。在保证工期顺利进行的同时,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及BIM技术达到了降低增效促进环保的作用,实际用电量、柴油使用量与耗水量与计划消耗量相比,节约率分别为18.3%、9.86%和5.22%。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