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报 2016年3月24日 通讯员 尚健
由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承建的位于南桥新城的奉贤区第一高楼---中企联合大厦工程,由1幢地下2层、地 上38层,高180米的主楼和3栋地下1层、地上4层的附楼组成,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经过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建成后的中企联合大厦已成为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众多中小企业专业化、个性化、示范性的服务平台。 攻坚克难创优质 开工之初,上海建工五建集团项目部以“确保白玉兰,争创鲁班奖”为目标,贯彻“一流产品,五建生命”的质量方针,本着“高起点,高标准,严控制”的质量要求,大力推进质量创优工作,使工程成为了上海建筑施工行业的观摩工程。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开展QC攻关活动,这是该工程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一个抓手。如在TRD工法围护桩施工过程中,针对上海地域复杂的土层结构和局部暗浜等易造成渗水、位移等难题,项目部QC小组以“提高TRD(等厚度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施工质量”为攻关课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达到理想效果。该课题荣获上海市建设工程优秀QC成果一等奖。还如在直径1.4米、高24米的圆形柱及“BDF”箱体式现浇空心板的施工过程中,针对易造成质量缺陷的难题,项目部QC小组也是反复试验,最终形成确保达到质量标准的工法。 严格管理制度,把好检测验收关,这是该工程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又一个抓手。项目部建立严格的合格供应商名录,进场材料分类跟踪标识挂牌,随机见证取样且坚持唯一性标识制度,以而杜绝未经检测及检测不合格品的使用。此外,凡大面积施工前均以样板引路;过程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重视抓细部质量、抓产品保护;施工后严格实测实量制度,每道工序逐一检查验收,验收结果盖章上墙公布。由于严把质量考核关,杜绝了不合格项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的达标。 强化基础保安全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项目部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作业行为规范化。 落实责任,加强全员安全教育,这是该工程强化基础保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结合安全月主题,项目部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安全教育,一张安全试卷,一次安全录像,一本安全守则。同时突出主题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每天在施工人员中开长“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时段”的班前安全宣讲活动。 强化动态管理,保障施工安全,这是该工程强化基础保安全的又一个重要方面。项目部严格项目负责人带班制度,成立专职监督小组,安全员照片上墙明示职责,统一佩带胸卡,安全帽和专用制服,负责施工现场的监控管理,同时对重大危险源告示牌所示内容重点监控。 机械设备做到检测、验收合格后使用,并执行“管、用、养、修”的制度,起重指挥人员到岗到位,认真指挥确保起重安全。施工安全用电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四个一”,做到定期检查、验收和维护保养。 加强标准化管理,实行“三化”安全设施,这是该工程强化基础保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项目部做到安全设施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如电梯井安全门、临边防护栏杆、楼梯扶手、预留洞盖板、电箱防护棚、电焊机工具车、气瓶推车、应急消火栓箱、切割机防火防尘消音罩、地沟盖板、灯架、钢筋加工棚、茶水吸烟棚等均按标准定型配置。该工程在奉贤区立功竞赛活动中荣获得“四最”评比第一名。 文明施工树形象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项目部以“安全生产为核心,施工安全标准化为基础,以人为本为宗旨,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业主、监理、总包三方单位签订共建文明工地协议,共同推进工程的文明施工管理。 强化综合治理,促进和谐社会。施工现场大门、旗杆、图牌、宣传标识等均按上海建工集团视觉规范标准设置。并以“环保便民”为载体,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重视将民工维权落到实处,严格执行用工合同制度,不拖欠民工工资,确保民工享有社会保险、体检、岗前培训等合法权益。为丰富民工业余生活,项目部还在生活区设置了活动室和民工夜校。此外,严格落实治安消防责任,工地门口安装门禁装置,施工现场设置监控设备,醒目部位配置了超大型LED显示屏,及时发布生活实用信息、生产节点计划和质量安全要求等信息。 保持环境卫生,倡导文明新风。项目部以环保便民为目标,创建“节约型工地”,使用绿色、节能产品。如太阳能热水器、防眩灯具、节能灯、节水龙头、利用循环水等。项目部并制定了声、光、尘等污染的防治措施。设立被誉为“环保警察”的在线管理检测系统,对空气中颗粒物PM2.5污染指标、场内噪音等各项监测数据及时跟踪统计分析,做到自监自查。为了控制扬尘,现场配备洒水车、冲洗设备等。此外,施工现场还设置了茶水供应点、吸烟处,设立了医疗点,配置了常用药物和急救器材。为保证职工的饮食质量,硬件设施按规定实施到位;宿舍做到门清窗净,个人用品放置“三线一块”,为民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