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 2016年6月23日 记者陈怡 通讯员章华平
本报讯:(记者陈怡 通讯员章华平)为优化上海城市公交品质,改善交通拥堵状况,由上海市政总院承担规划设计的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实施方案,在4月15日通过上海市建科委评审的基础上,于月底动工,计划于2017年1月试运营。在城市中心道上建设一个高品质的比轨道交通运量低,又比一般公交运量高的体系,将大大提升上海地面公交的品质。 从2012年起,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上海要加快发展中运量公共交通的要求,在上海市交通委指导下,上海市政总院城市交通院、交规院、二院、景观院、造价院协同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并提出在中心城区选择延安路作为中运量公交系统通道。在2014年以来的3年间,上海市政总院多次向市政府汇报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并于2016年初确定了系统的初步方案。之后顺利通过市建科委的评审。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工程采用路中式公交专用道替换现有的路侧式公交专用道,利用高架桥下中央分隔带设置中途站,将采用18米大容量双源无轨新能源车,单车可以载员150人左右,并结合沿线公交线网调整,形成中心城东西走向的中运量骨干公交线路。公交线路运营以专用路权为主,局部条件受限路段采用混行方式。线路从申通路到外滩,全长约17.5公里,沿线设25个车站(含首末站2座),平均站间距730米,单程运行时间可减少到1个小时之内。同时设置区间掉头点,满足应急情况下的灵活调度运营需要。与普通公交右侧设站不同,中运量公交是路中式运行,在道路中间设站,左开门,优点是可使车辆行使在公交专用道上,速度较快,且规避了右侧设专用道容易受右转车辆影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