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文汇报:大世界焕新百年

日期:2017-04-01     点击量:

      

       文汇网讯(史博臻)大世界始建于1917年,风霜百年,于老上海来说,这不啻一次旧梦重温;于如今的少年人、后来者而言,却恰恰是一次可能的、全新的体验。于修复建设者,思量如何把上海近代史的辉煌浓缩在这百年的点滴中。   从2003年停业到如今完成修缮、正式营业,“归来”的大世界不仅保留了“老情怀”,还在一些细节处蕴藏现今流行元素,致使原样复原后既有“腔调”,又添“新意”。   据承接大世界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的上海建工四建集团介绍,整个修缮工程建筑面积9445平方米,包括四层框架主体建筑、天桥及舞台,以及文宴楼(原协大祥)、南秀楼(原大世界欢乐城)、天棚顶盖,其中部分建筑被划分为上海市三类文物保护建筑。   年代久远,老建筑改造带来许多新问题,原始结构材料强度偏低,房屋以及天桥的梁、板、柱等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完全碳化,钢筋锈蚀严重,房屋结构刚性严重降低,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又根据文保建筑保护修缮要求,老建筑修缮要修旧如旧,保持原结构体系及外观效果。为此,以项目工程师宋春荣为首的技术团队进行了详细策划,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主体建筑施工中,采用锚杆静压桩、包钢、切割重制等工艺,对其基础、柱、梁等构件进行加固修缮处理。天桥及舞台采取抢救性修复,即拆除后按原尺寸恢复。老建筑表面凿除粉刷层,凿毛混凝土表面,清除旧混凝土粘结面上的浮灰、尘土、污垢后再施工。钢材打磨处理后,达到无浮灰、污垢、锈迹。外门窗采用铝合金仿木纹中空节能门窗,气密性达到4级。   外墙面是建筑的“面子工程”,在大世界外立面施工中,技术人员采用了斩假石,经过工匠们人工精心斩凿出优美的装饰纹路,既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同时,又具有厚重质感,经久耐用。而在建筑内部,大舞台和中庭连廊作为大世界独有的建筑风格,在调取了档案资料以及参考前期保留下来的现场残留构件后,同样进行了原样复原。采用墙面干挂大理石,水磨石楼梯面以及地面马赛克的做法。这一方案在很好保留历史原貌同时,也蕴含时尚流行元素,让大世界恢复容貌的同时,又添加新意。走廊和六角亭顶部细节也恢复了大世界原有装饰线。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