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劳动报:空中花园”现身苏州河畔 建工一建运用清水混凝土技术完成“不可能任务”

日期:2017-07-26     点击量:

      

        远看像一座绵延的“大山”,近看是由一根根水泥柱子及其构建成的“空中花园”……日前,由于著名英国建筑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设计、上海建工一建承建的“天安阳光广场”日前揭开了神秘面纱。   

       天安阳光广场西地块工程位于普陀区苏州河南岸区域,南靠莫干山路,西侧毗邻昌化路,总建筑面积约为109706平方米,建筑整体构思设计为“山峰型”,远看就像一座绵延的大山,由莫干山路至苏州河层层退台而下,直至苏州河沿河绿化带。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设计,其代表作包括: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英国伦敦奥运会主火炬台(204朵铜花瓣)等。   

       据了解,该项目以140余根具有艺术景观造型的清水混凝土立柱作为的挑梁柱,这些艺术景观立柱成为了建筑物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上近20根同样艺术造型的独立景观柱,完美的实现了艺术与建筑的自然融合,诠释的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更是一件精湛的艺术品。   

       这些艺术景观造型的清水混凝土立柱,称之为“艺术景观清水混凝土生命立柱”,这些“生命立柱”造型奇特、构造复杂,包含柱身及顶部种植台盆,都将艺术景观、园林工艺等元素融入到清水混凝土中,清水混凝土浇筑的露台和种满绿植物的平台,巧妙地运用了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外观色泽一致,线条流畅和顺,花纹清晰美观,颇有世外桃源的感觉,140根顶上种满绿色植被的“艺术景观清水混凝土生命立柱”和55个露台,由南向北层层退台而下,一直延伸至苏州河沿岸绿化带,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延绵起伏的山峰,成为苏州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了传说中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在工程建设中,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建设者注重清水混凝土柱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破解了在国内几乎无可借鉴的高工艺、高标准、高配方的尖端罕见的种种难题,破解了清水混凝土柱外形复杂、尺寸多变、工艺要求高的难题,破解了钢模板的转角、柱接头等受压时几何尺寸均匀一致,防止变形、漏浆的难题,破解了钢模板量身定制、接口处和转角接拼严丝合缝的难题。   

       据悉:目前在建的为西地块标段,后续还有东地块标段,建成后东、西地块将有400个露台、1000个种满绿植物的平台。因此,天安阳光广场又叫“1000 trees”工程。   

        负责此项工程施工的建工一建集团,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先后参与了波特曼大酒店(上海商城)、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等重点工程的清水混凝土工艺研发,积累了丰富的清水混凝土工艺和施工经验。进入二十一世纪,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又先后参与了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嘉定新城等工程的清水混凝土研发,先后研究开发了屏蔽防辐射混凝土材料性能设计技术、防辐射超大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施工技术、防辐射屏蔽结构预留洞封堵技术,研发出了自然纹理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满足了清水混凝土结构艺术化的需求,形成了从清水混凝土材料研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到后期成品保护的一系列施工工艺,形成了运用三维模型、数字化加工技术到三维打印、三维雕刻技术等一系列施工工艺,体现出了上海建工一建集团科技创新、工艺创新、工法创新、科学管理、以人为本、绿色施工的理念,体现了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和坚守。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