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文汇报:玉佛寺大雄宝殿将整体北移30米

日期:2017-08-31     点击量:
       上海市民关注的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平移工程将于9月2日上午10时启动,大殿将借助现代平移技术向北位移30.66米,到位后顶升1.05米,内部佛像及文物也将同步完成平移,这在国内建筑史上尚无先例。
       据总承包施工的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昨天透露,大雄宝殿今年5月18日封闭,目前已完成全部结构加固修缮及准备工作,首日计划平移2米,之后计划每天平移6米,顶升阶段每天顶升0.3米,整体工程预计两周内完成。平移结束后,殿前将增设钟鼓楼、观音殿,而大雄宝殿与天王殿之间的广场面积将扩大近一倍。
       平移过程分三步走
       上海玉佛禅寺历经百年,面临着消防、交通、建筑结构、高密度人员集聚等多重公共安全隐患。为了消除隐患,更好地保护寺院历史建筑,该寺于2014年7月启动“消除安全隐患保护性修缮工程”。历时30个月后,工程东区、西区相继完成,包括卧佛殿、普贤殿、济公殿等12个厢房单体均展露新颜。
       即将平移的大雄宝殿,是玉佛禅寺第二进殿堂,矩形平面,东西向24米、南北向18.34米,殿高18.2米,占地面积约450余平方米。大殿为传统砖木结构,殿内中央供奉着三尊泥塑大佛,佛高4米,大佛背面是大型海岛观音壁塑,殿内两旁是二十诸天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项目负责人表示,本次平移过程将分三步走:先对大雄宝殿进行加固托换,与原基础切断,再放在平台上进行整体移动和抬升,这个平台称之为托盘梁;在托盘梁下部修建滑移轨道,滑移轨道与托盘梁间安装滑移装置,利用水平千斤顶顶推上托盘梁,使大雄宝殿沿着轨道方向滑移到新的位置,再安装千斤顶进行交替顶升,抬升就位;最后将大雄宝殿与新基础进行连接。
       佛像佛台一同平移
       提到建筑平移工程,就不得不提及十年前的上海音乐厅———告别了72年的居所,上海音乐厅踏上向东南方向平移66.4米的“动迁”之旅,其砖混结构使平移过程类似于推一个“箱子”。
而大雄宝殿的木结构平移过程,则相当于推一张“桌子”,“桌子”下方还需带着所有佛像、佛台一起移动,对于施工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首先要解决大殿木结构的加固问题。据了解,大雄宝殿的木构架托换至托盘梁后,结构整体性弱,主要受力木构件已出现风化、开裂、连接松动等现象,且大殿内不允许焊接,木柱的直径、倾斜、相对位置各不相同,项目监测人员先对殿内的所有构件进行检测,抓住薄弱环节进行限位保护,并选用一批可调节的连接杆件,使整个大殿完成“一体化”,保证平移过程中的结构整体安全。
       坐立于佛台上的佛像由泥塑而成,前后左右没有任何支撑,为了保证佛像在平移顶升的加速瞬间依然稳如泰山,施工方采用“非接触式柔性加固技术”对佛像进行保护,即限位板与佛像间的空隙通过柔性防火材料纤维支垫进行填充,即使平移过程中佛像产生轻微晃动也不会造成损伤。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