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央广网:沪百年医院新楼启用 上海建工“逆作法”彰显精彩

日期:2017-09-28     点击量:

       秋雨潇潇,上海武进路上有块敦厚的磐石,在雨后愈发显得白亮光滑。这块大石背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崭新就诊楼,拔地而起。   

       百年医院,公溥仁心,济世臻程,历久弥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864年,原名是公济医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1992年首批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是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医院。据院方介绍,随着医院门诊量持续快速增长,北部医疗用房尤显捉襟见肘。基于这一大背景,为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缓解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于2010年获批,利用紧邻的原虹口中学主建筑楼,来提升医院的软硬件设施。2014年6月6日,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开始改扩建施工,并于今年8月全面完成并启用。   

       这是逆作法在医疗建筑改扩建中的有益尝试,为建设新型绿色医院添砖加瓦。2017年9月26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验收。验收组的评语掷地有声:“工程实施过程中,总体实施效果良好,验收资料齐全,符合验收要求,达到了预定的考核指标。工程围绕绿色施工,创新应用了逆作法施工技术、既有建筑改造技术、五轴搅拌桩施工技术、消能减震技术、BIM技术等多项创新技术,并积极推广和运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项新技术中29个子项。”   

       “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微创施工法   逆,有改弦易辙之意,包含着创新思维与做法。相对于大家熟识的顺作法,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健康的逆作法在解决越来越复杂的深基坑工程难题和倡导“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等方面,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尤其适应于以绿色健康为理念的医疗建设领域。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吴锦华介绍,随着当今社会医院就医量呈爆发式增长,现有的硬件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就诊空间、医疗环境、设备更新等现实需求。上述仅是这些医院需要直面的难题之一,后续的医疗设施建设还面临诸多难题,比如医疗资源多集中于市区,土地资源有限,场地局促,还有地基基坑变形控制要求高、全过程维稳压力增大,施工扰民、影响医疗设施正常运营等种种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应发展的施工工法。它不仅要有节约场地、有效保护环境、施工周期短的特点,还要符合医疗建筑项目建设的基本需求。综合考虑,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基于丰富的经验,借鉴微创手术的思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采用基坑施工中逆作法施工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项目经理张柏祥解释说,逆作法是一种利用主体地下结构的全部或部分作为支护结构,按地下结构自上而下并与基坑开挖交替施工的施工工艺。   

      请看一组对比数据。在市一医院改扩建中,基坑开挖深度可达15.3米,同期其他医院采用顺作法的开挖深度为14.8米。再来看施工周期,市一医院的地下室完工期为152天,效率远远胜于同等条件下顺作法206天的工期。值得注意的是,两者费用基本持平。   

        改扩建过程中,被改造的原虹口中学老建筑与新建的就诊大楼完美地融为一体,其间的连接体为急诊大厅,连接了急诊病房、诊室与急救中心。这个融合,既是新老建筑的融合,也是现代手术中心、急诊急救中心与老年医学科体系的融合。徜徉于内部,连廊标高与新建筑对齐,保留建筑二层与新建筑二层相连,三层与三层相连,在老建筑一侧布设了楼梯,用以连接不同的层高。在改扩建过程中,还注重风貌的保留和体现,原虹口中学旧建筑的墙体通过拉丝处理,使之更具有历史和文化的质感。再抬头看,急诊大厅的顶部做了百叶窗处理,在利用自然光照明的前提下,又增加了美感。廊檐处的铁艺,玉兰花代表了上海,十字象征医院,镂空的“1”字则是第一人民医院的醒目标志,处处蕴藏匠心、细心、用心。   

       市一医院的改扩建工程颇为瞩目,为其他市区医院的“开疆拓域”提供了良好的现实范本。这不,由申康医疗系统组织的多家医院主要负责人,就来造访观摩过的多次。座谈会上,大家纷纷表达了共鸣,绝大多数大型医院均分布于城市中心核心地带,交通复杂,医院内部停车困难,周边城市构成建筑密集庞杂,与此同时,中心城市土地资源稀缺,成片建造可能性几乎为零,在既有医院内部进行的改扩建,逆作法能够充分优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及开发地下空间,无疑是一项明智之举。  

         “看不见”的工程支撑城市运行动脉   逆作法在上海的“业绩”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在地铁一号线陕西南路站的施工中引进、消化并成功运用。当时,在上海这样的软土地基上采用此项施工技术,在国内没有先例。近30年来,二建集团始终作为国内逆作法技术的引领者和推广者,从引进、消化,到运用、推广,形成了逆作法上下同步施工技术,地下空间逆作法开发多维跃层施工技术,激光测斜、监控以及液压自动调垂系统施工技术,逆作自动降模技术,逆作法无排无吊自承式结构体系施工技术,基于结构预制的地下空间逆作法施工技术等一批核心技术。同时,主编着国家和地方的逆作法施工规范,并拥有国内逆作法领域50%以上的专利数量,成为上海建筑工程逆作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被建设部授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服务咨询单位,成为业内公认的逆作法权威。   截至目前,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完成了国内最深逆作法工程。2009年施工的上海500千伏世博(静安)地下输变电站,完全隐藏于地下,地上部分是绿茵环绕的主题雕塑公园。该工程位于静安区成都北路、北京西路、山海关路和大田路围合区域中,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是世博会的重要配套工程。工程为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全地下四层圆筒型结构,地下结构外墙外壁直径130米,基坑开挖深度34米,局部落深达38米。   

       时隔两年后,二建集团完成了外滩繁华核心地段——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工程的建设。这里分布着多幢国家级、市级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环境复杂,保护等级高。工程为地下五层结构,挖深19.2米,地上23层,建筑总高度80米。在逆作法施工中,施工人员采用了与周边历史建筑群“零距离”施工保护技术,为密集建筑群下的深基坑开挖作了开创新的尝试。在环境保护要求极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逆作法设计和施工的一体化优势,采用双相同步逆作法施工技术,地下室结构封底时,地上结构已施工至15层,并将原设计地下3层为地下5层,增加了2层地下室、共8000多平方米的使用面积,总工期也缩短约两个半月,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3年,二建集团完成了亚洲最大逆作法工程——上海月星环球港。工程地处上海普陀区,西临中山北路、内环高架,东接凯旋路、轨交3、4号线金沙江路车站,占地面积6.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工程由地下4层、上部5层商业裙房及两幢58层、248米高的双子塔组成。月星环球港是目前亚洲最大、全球第四的大型商业超级航母,轨交13号线与轨交3、4号线在此实现零换乘。   

       再往近点说,“梦幻乐园”——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管理中心,是迪士尼园区内规模最大、基坑最深的单体配套工程,它的从有到优也得益于逆作法的功劳。工程位于迪士尼园区南入口,占地面积2.3平方米,建筑面积9.5平方米,地上10层、地下3层。主体结构施工中,先做地下室顶板,完成后同步进行地上及地下施工,地上完成5层时主楼区完成地下2层,开工后10个月内地上结构与地下室底板几乎同时完成。在施工过程中,二建集团针对国内上下同步施工的技术瓶颈进行了有效突破,在大直径一柱一桩施工及检测,大承载力立柱的安放及调垂,先进的水平及垂直取土设备的应用,同步回筑工艺及转换结构改良等方面创造一系列国内施工记录。   

       看得见的建筑,塑造了城市独特的风貌;看不见的工程,支撑着城市主动脉的勃勃生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咏表示,二建集团将继续聚焦社会需求,瞄准行业发展趋势,以技术集成为导向,通过上海建筑工程逆作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积极整合内外资源,继续巩固和发展逆作法、深基坑、大型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的核心优势,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集群优势。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