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新民晚报:上海建筑工程试点设立“两台账” 让农民工吃上定“薪”丸

日期:2018-01-12     点击量:
      为了保护建筑业农民工合法权益,有效遏制建筑工程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在2016年底下发《关于在本市建筑工程开展人工费支付台账和工资支付台账登记的通知》。记者从昨日举行的上海市“人工费支付台账和工资支付台账登记”示范工程观摩会上获悉,沪上部分建筑工程已开始试点“两台账”,让农民工吃上定“薪”丸。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北蔡105街坊13-03地块商品住宅楼二期工程项目就是试点该项目的工程之一。据建工七建劳务科科长孙海林介绍,所谓“两台账”主要做法就是:业主将工程款中的人工费部分单列支付给总承包单位开设的“人工费专用账户”,总承包单位将人工费收款凭证按照收款时间定制书面人工费收款台账,并上传至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门户网站上的“人工费支付台账登记”中。总承包单位再将人工费支付给劳务(专业)分包单位,后者将收到的人工费款项凭证上传至“人工费支付台账登记”系统,按月支付农民工工资,定制书面农民工工资台账,并将有效的工资单上传至“工资支付台账登记”系统。
      虽然看起来流程有些复杂,但是这一做法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保证了人工费不会被挪用;另一方面业主、施工总承包、劳务公司和农民工之间的账目清清楚楚,一旦发生问题能够核实发生在哪个环节。此外,以往容易发生劳务(专业)分包单位把农民工工资发给包工头后,被包工头卷款逃跑。此次“两台账”要求将工资直接发放到工人本人手上,并做好签收凭证。
      不过,光有上述办法还不够,七建为此还推出了符合建筑业特点的劳动合同,工资该发什么不发什么都在事先言明。孙海林告诉记者,以往农民工发生劳资纠纷,往往是因为劳务公司与工人不签合同、工人工作内容不明确、工时模糊等;即使签订,也因为建筑业作业人员的流动性强,人员不稳定等因素,很难有效订立合同。对此,七建推出的格式合同实行综合工时制度,根据劳动法中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且符合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度。同时在合同上还明确了基本日工资,也就是保底工资。
      此外,七建还要求工地建立完善的考勤制度。以往不考勤带来的问题:一旦发生纠纷,各部门难以确定工人出勤情况,对发生的争议无法裁决,给协调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如今工地以实名制系统、通过身份证阅读器录入并制作门禁卡的方式考勤。同时,对于农民工每月的出勤情况进行公示,三方(工人、班组长、劳务企业代表)确认后根据月度考勤表制定月度工资单。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