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上海将修缮各类里弄房屋250万平方米。2017年11月,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坚持留改拆并举深化城市有机更新进一步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的若干意见》,对有价值的老房子从"拆改留"变为"留改拆",以保留保护为主。 作为上海市首个保留保护建筑内部整体改造的试点项目,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施工的春阳里改造项目在节前交付。第一批试点更新改造的46户居民拿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新家的钥匙。 春阳里位于上海虹口区东余杭路211弄,北临周家嘴路、西为溧阳路、东为梧州路、南靠余杭路,是典型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多为二层,部分带三层阁楼,建筑面积逾1.5万平方米,属虹口区历史风貌保护街坊。由于硬件设施限制,居民始终过着厨房合用、马桶相伴的生活。为改善旧区居民的居住条件,2016年,春阳里正式启动更新改造。 项目采用分期改造方式,一期以2—24号作试点,共12个单元,46户居民,计租空间最小5.4平方米,最大42平方米。在保留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项目部用微更新、渐进式的保护方法。既保留保护历史文脉,又改善了旧区居民居住条件,在空间合理利用、还原风貌、增添艺术感等方面建立了流程和标准,积累了经验,成为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的“样板工程”。 梦想改造 私人订制 作为上海首个里弄房屋内部整体改造试点项目,为确保改造后的房屋既保留原历史建筑风貌,又能满足居民的生活习惯,项目部多方征询和协商,制定了精细的施工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私人订制”。 前期,项目部对一期结构做了一次“360度”实地考察,协同设计走访居民收集改造诉求,并作详细记录。经过反复的调整、优化,设计方案改了近20稿,每一户房屋都能享受独家方案确保合理布局,实现每户厨卫独立。房屋也改造为成套房屋,这种“私人定制”的改造方式得到了一致好评。 保留中保护 保护中改造 施工过程不仅是对历史建筑风貌的修缮还原,更是为居民改善生活条件。项目部施工中充分保留、保护老构件并尽最大程度使用原工艺、原材料。针对保留墙体,项目部通过冷水化学清洗、表面打磨,切割凿除砖缝,重新砖粉修补并勾勒砖缝,拼色修补、防水处理等一系列工艺,还原清水砖墙样式。通过对墙面老粉饰面斩凿、或在新砌砖墙水泥粉刷饰面上,清尘湿润找平后,用1:2的水泥石子饰面粉饰拍匀,待浆水收水后进行水洗“现”石,并配以外墙透明防水涂料做旧,达到修旧如旧的目标。 工程以钢结构作为主要结构,采用轻钢结构,因其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钢材具有延性,能比较好地消耗地震带来的能量,结构安全度高,住宅空间利用率高。外墙则充分利用原房屋外墙所保留的红砖。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通过加固的形式改造,将外墙钢结构固定后,内部再重新改造加固,可使得原外墙红砖的利用率增加至70%,更加环保且原材料利用更充分。 优化传承 更具人文 春阳里的改造试点,自开工以来,吸引各界关注。项目部除克服场地、结构、修缮等困难外,在解决“以人为本”上下足了功夫,先后实现了“三个示范”,即保温屋面、聚氨酯保温门窗、一体成型卫生间。考虑到改造后居民在装修上可能会遇到非标产品购买渠道的情况,项目部在一期室内配置了“三件套功能”整体卫浴,该设施具有一体成型、可拆卸、拼装平整度高、稳固等特点。而像燃气灶、热水器、脱排油烟机、报警器等统一配备,进一步减少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内装饰中的PVC扣板吊顶,更具防腐性。 示范升级改造后的春阳里房屋有六大变化:一是厨卫全部独立;二是房屋防虫、防潮、防腐功能明显加强;三是管线全部落地;四是房屋结构稳固;五是内部楼梯上下方便;六是提高了房屋抗震等级及安全系数。目前二期改造工作即将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相信随着新一轮改造工程的顺利启动,在政府、社区、建设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春阳里改造工程将会更加成熟,越来越多的“大龄小区”将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