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上海街镇:上海建工集团:向着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目标再出发

日期:2018-03-23     点击量:
      3月22日,刚从北京回沪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马不停蹄地召开集团中心组会议,传达两会精神,部署上海建工改革再出发战略,向着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目标奋进。
     
     
     
     
      颠覆传统建造商的概念,不断向建筑上下产业链延伸,上海建工已经作出了有成效的探索。“目前,设计咨询、城市更新、装配式建筑、园林绿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新兴业务的利润占到了公司总利润50%以上。”全国两会期间,徐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建工要努力成为广受赞誉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扩展全国化战略纵深发展
     
     
     
     
      把全国化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第一要务,在推进战略落地和扩展战略纵深的同时,确保上海、国内、海外三个市场协调发展。记者注意到,2018年,上海建工将打好全国化纵深发展之战。
     
     
     
      推进全国化战略向纵深发展。稳步提高区域市场经营质量,深耕重点城市,提升市场集中度,努力开创国内市场“提规模、增效益、树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对接好国家战略,深耕“1+5+X”重点区域。围绕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牢牢把握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宝贵机遇。深耕长三角区域、华南区域、中原区域、京津冀区域、西南区域和东北区域。
     
     
     
      继续保持上海城市建设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集团在超高层、综合体、轨道交通、科教文卫等领域形成的综合优势,提高价格竞争力,提升服务质量,巩固高端市场。
     
     
      提升海外市场对集团品牌的贡献率。积极推进客户维护体系建设。通过不断巩固现有客户、发掘新增客户、维护合作客户,在每一个区域市场形成稳固的战略客户群体。
     
     
     
      扩大全产业链协同效应
     
     
     
      增强建筑施工事业群稳增长的基石作用。坚持建筑施工主业规模化、效益型发展步伐不动摇。
     
     
     
      强化设计咨询事业群创新能力与引领能力。继续发挥设计先导作用,引领区域市场拓展和产业联动。持续聚焦重大工程领域创新项目,巩固高端品牌形象与市场地位;提升原创设计能力,培育发展国家级技术平台。
     
     
     
      着力推进房产开发事业群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从单一的房产开发销售向开发与运营管理转变,以惠南镇城中村改造和金山枫泾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探索城市更新与特色古镇建设的房地产开发模式,积极培育规划设计、项目策划与招商营运能力。
     
     
     
      促进城市投资发展事业群稳健发展。重点强化在建项目的实施能力、建成项目的营运能力。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大型投资项目的建设与营运模式,做好技术、管理和人才储备。
     
     
     
      持续推动建材工业事业群转型升级。顺应环境整治倒逼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趋势,推进环保型集约化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建设;同步加快国内市场拌站布点和投产。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业务发展,强化市政桥梁预制构件技术先发优势,加大住宅PC构件市场推广力度。积极探索钢结构领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国内建筑钢结构行业首选品牌。
     
     
     
      强化工程现场管控能力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要匹配全国化战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有效落实到最基层的工程项目部,让“安全为先”成为上海建工立企之本。
     
     
     
      重点抓好重大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浦东机场三期卫星厅、和辉光电第六代AMOLED生产线、华力微电子12英寸先进生产线、复旦肿瘤医学医院医学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及一批涉水业务、轨道交通、公路桥隧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好昆明恒隆、武汉恒隆、西安龙之梦、海花岛海洋世界等一批国内市场标志性工程的施工生产;海外市场重点做好蒙古公路项目建设,推进肯尼亚地下输变电工程开工,确保尼泊尔加德满都内环路拥堵路段项目全面竣工。
     
     
     
      提升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坚决把确保工程质量放在工程建设各项目标的前列,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根治质量通病,创建更多精品工程。注重环境友好型工地建设,带头落实绿色施工和文明工地创建的要求,完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长效管理机制。
     
     
     
      进一步夯实项目管理基础。
     
     
     
      推动新兴业务加快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促进创新资源在集团各事业群之间的有序流动、平衡配置、集约使用。重视发挥新成立的集团科学技术协会作用,将其打造为科技人才的蓄水池、新专业的孵化器和集团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探索采用先进的远程信息化手段加强全国工程项目管理的途径。
     
     
     
      推进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智能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市场推广,力争走出一条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新路径。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加强互联网+、BIM、物联网、云计算、视频监控等技术的研发应用,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大力发展城市更新与生态保护修复业务。在城市主体功能区配套建设、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领域占据更多制高点;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郊野公园、城市湿地、水系治理、土壤修复、绿色特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等方面,打造更多品牌工程。
     
     
     
      营造和谐卓越发展氛围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储备。进一步推进员工职业通道晋升考核的标准和制度建设;要大力推进全国化人才培养选拔,逐步完善全国化人才激励机制。加强集团管理学院和各分院建设,打造能够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技术人员专业水平、技能人员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切实落实职代会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的各项权利,继续完善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