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建设者25小时的雨夜连续奋战,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小东门街道616、735街坊商住办项目北地块T2塔楼大底板混凝土浇筑近日顺利完成,总浇筑量近1万立方米,峰值浇筑速度高达550立方米/小时,平均速度352立方米/小时。本次作业采用一系列创新技术助力一线施工,首次实现混凝土物流的全过程管理。
作为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上海建工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总承包管理能力和科技研发实力,在浇筑过程中采用了智能称重系统、定型化溜槽、基于BIM技术的智能物料系统、三维可视化测温系统等一系列创新技术,以强大的技术实力服务工程建设,混凝土物流的全过程实时监控和管理为工程节点的顺利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底板浇筑期间,周边紧邻的A地块上部结构施工,F地块正进行基坑开挖,大量的混凝土运输车辆进出场地给交通组织带来了巨大压力。传统的称重方式依靠人工操作,不仅耗时,而且容易产生误差。本次采用的智能称重系统使用现有地磅平台,增加自主研发的数据采集及远程传输模块,浇筑过程中可对混凝土运输车辆自动称重自动校核、并对车辆进出现场进行拍照留存、提供历史数据保存与查阅功能,大大提升了混凝土运输、处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T2塔楼区域基坑面积仅4289.4平方米,深度达到-19.9米,局部落深坑达到-25.2米,施工中采用的3部定型化溜槽,绿色无污染,安装简单、机动性强、浇捣速度快,特别适合中心城区场地狭窄的混凝土浇筑组织,并可实现较深基坑的混凝土浇筑,完美地克服了本次底板浇筑基坑面积小、深度大等技术难点。此外,该系统本身可循环利用,节省泵送费,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
智能物料管控系统则打通了混凝土生产数据库与收料系统数据,通过与BIM系统的数据协同,建设者可手持终端设备签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现场泵车的布置,通过BIM平台实时监测混凝土浇筑量,并查询任一泵车任何时间段混凝土用量。
本次使用的三维可视化测温系统, 采用高精度数字化传感器与实时采集远程传输模块组成的硬件系统配合数据处理展示软件系统,具有温度范围大、精度高、数据实时采集、处理、数据展示与三维模型相结合的特点,施工现场适用性强。T2塔楼位置共布置4根测温轴,每根测温轴根据深度不同布置3到5个测温点,管理团队可在作业期间实时掌握温度情况。
施工过程中,橄榄车通过智能称重系统实现了材料出场数据与实际称重数据的无缝对接,送料进入定型化滑槽直卸料斗后,物联网智能物料管控系统在BIM模型上直观展示混凝土浇筑点和各浇筑点实时浇筑量,三维可视化测温系统则自动计算温度梯度、最高温升、降温速率等关键信息并绘制曲线,通过网页端和移动端显示,随时随地了解实时温度情况指导现场施工,实现了混凝土物流的全过程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