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58岁的尹亚军,17岁开始学木匠,21岁踏进建工局成为国企工人,历经近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从制作木门窗的小木工成长为一名中层主管、高级木工技师;而他所在的上海二建第六工程公司也在上海大发展大跨越的蓝图上“绘就”了众多的“明星工程”。 30多年前造公房需要大量手工活 尹亚军的老家南汇是上海匠人的汇聚之地,他17岁就跟着父亲学祖传的木匠手艺,学成之后,在建工局的招工中,他和其他一些手艺人一起被招进了当时的建工局,成了一名有编制的国企固定工,且是起点很高的技术工人,一上手就是四级工了。回忆起当时的工作场景,尹亚军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造房子还停留在“小米加步枪”时代,刨床、电锯是“当家花旦”,当年的电锯又沉又大,加工出来的产品不精细,还特别容易引发工伤事故。 当时整个建工局号称万人公司,工人所占比例很大,在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还很低的年代,没这点人力,工程搞不下来。当时造一座房子,作为木工的尹亚军涉及的工作内容相当广,除了构建房子结构,就连做门窗框、做门扇、砌简易浴缸、装锁门都要一一手工完成,施工效率低在当时是普遍情况,一个楼面施工过去需要半个月,现在连一周时间都用不了。当时不仅效率低,房建的建筑标准也比较低,这和七八十年代的生活水平有关。尹亚军回忆,当时接工程是按计划指令,他们工程队的工作区域集中在五角场地区,在那里造了很多普通的公房。总的说来,那时没有高等级的抗震要求,建筑要求也比较粗,钢筋用量比较少,大砌块、预支梁、预制板撑市面,不像现在都是现浇的;此外,预制楼板能排电线不用套管,水管和煤气管的材料差,只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新材料新工艺随着市场化一起到来 1989年时,身为七级工的尹亚军被建工局派到南美建造大学,当时能出国门的人少之又少,尹亚军很自豪,但更值得回味的是,这个海外工程是通过市场化渠道接来的,这对当时的建工系统来说意义非凡。去海外承接工程,对尹亚军的手艺和匠心都是一次磨练,在外国客户的苛刻要求下他成长了。当他两年后回到上海,他突然发现上海也“成长”了,两年的变化超过过去十几年,尤其来到浦东陆家嘴,大型建筑拔地而起,让人赞叹不已。就在此时,建筑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建工局进行改制,他所在的二建1995年也进行了集团化改制,正式开始迎接市场经济的大潮扬帆起航。尹亚军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他们公司承建了市百一店工程建设,当时的他已经成为装饰方面的技术负责人,市百一店的外墙面干挂石排布要求非常高,为了把这个技术难题拿下来,他和几个老师傅一起展开技术攻关,手工操作的经验与电脑放样测算互相比对,终于圆满完成了装修任务,这个项目也为二建集团拿下了历史上第一个鲁班奖。在放开怀抱改革开放的年月里,上海成为一个火热的大工地,而建筑行业也造就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尹亚军回忆,随着超高型建筑、高架、地铁等项目不断推出,现场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不断被刷新,建筑材料更新发展速度也加快了,以最考验木工的技术活“排架”为例,钢管搭设支模排架成为主材料;和居民生活质量切实相关的材料更是提升了不止一代:铝合金替代了钢窗、涂料全部乳胶漆、双层玻璃普及化、外保温材料讲究绿色节能…… 新时期要造性价比更高的保障房
十年前,尹亚军开始做材料主管,主要负责材料方面的把关,并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带教年轻人。他说这十年间建筑行业的变化绝对是翻天覆地的,新科技新理念到处开花结果。原来做工程追求保质保量,而现在不仅如此,还要绿色环保节能,提高工效减少污染,根据大致估算,单项住宅工程的预制装配率已经达到45%。 进入新时期,如何搞好保障房建设成为时代赋予的新任务。二建近年承建的周康航大型保障房基地、顾村大型保障房基地以低造价高品质在业界叫响了名气、打响了品牌。尹亚军谈到,虽然同样是保障民生的基本型住宅,现在的要求和几十年前天差地别,很多小细节都要求精益求精,例如机电电气开关盒、插座、接线盒高低一致,预埋管线槽采用切割施工,修补槽整齐。作为老法师,尹亚军深谙其道:“传统的粗放型行不通了,我们从追求经济效益回归到保障民生的本我,通过不断补短板找差距,做到成本不高质量高,其关键就在于过硬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 现在现场施工和过去相比,每个节点都在强化现场管理,加强对施工工艺和节点的合力攻关,使整个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例如,在确保结构质量方面,项目部会同监理单位将分户验收工作前移至结构施工阶段;为解决房间不方正的通病,项目部在楼层地面事先设置控制线,确保墙体和装饰面的方正;为加强对房间净高和层面控制,项目部统一使用激光扫平仪;按照分户验收标准,混凝土和砖砌墙采用自检、互检、专检方式进行,所有复测数据上墙。 又比如,为确保保障性住宅在使用功能上的质量,大家在防止渗漏等质量通病上,精心策划、注重细节。为了避免窗盘渗漏,在细部处理上,施工人员在窗盘浇捣混凝土时控制了标高尺寸,特意做成高低口泛水节点。在做外墙外保温材料门窗转角时,在结构阶段施工时就特意留设齿口,形成外保温材料转角挡水节点,从而有效防止了外墙渗水。为了杜绝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的排水口渗水这一常见的质量通病,采用防渗水管套和防渗水地漏预埋的方法,与混凝土一次浇筑,无需二次补洞,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尹亚军骄傲地说,虽然造价不高,但这样的保障房代表了上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