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人民网:勇当历史的永恒见证者——访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

日期:2019-03-05     点击量:
      如果把建筑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承载,那建造者就是历史永恒的见证者。
     
      在上海建工集团20层的户外观景阳台,眼前是浦东改革开放以来成群的摩天大楼,包括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三件套”,对岸则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外滩万国建筑群,无论是建造新大厦,还是修缮老大楼,上海建工都当仁不让地成为这座城市发展巨变的见证者。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指着眼前这幅巨大沙盘实景,为我们讲述了上海建工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憧憬。
     
      问:上海建工伴随着国家和上海城市建设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能否简要回顾梳理一下?
     
      答:上海建工是中国建筑行业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成立66年来,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和谐为本、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打造优秀品牌,大力实施全国化发展、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三全”战略,把“秉承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作为打造优秀品牌的战略基石,把“为客户提供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作为打造优秀品牌的重要路径,把“科技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作为打造优秀品牌的第一动力,把“培育领军人才、建设一流团队”作为打造优秀品牌的第一资源。
     
      上海建工成功建造了以上海中心大厦、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迪士尼乐园、昆山中环线、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旅检大楼等为代表享誉国内外的一系列“超级工程”。上海建工历年累计获鲁班奖111项,稳居全国各省市建工集团之首。
     
      上海建工拥有完整的建筑全产业链。上海建工具备为客户提供从投资、建设到勘察、设计、建造、运维、更新等为一体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旗下“建筑施工、设计咨询、房产开发、城市建投资、建材工业”等五大事业群协同联动发展。代表新时代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建设理念变革、建筑前沿技术发展和“服务商”品牌创建方向的新兴业务蓬勃发展,其中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环境治理、数字化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等五大新业务领域合计新签合同额超过560亿元。
     
      
     
      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建工如何转型升级,从单一建筑企业到一体化产业服务商?
     
      答:近年来,上海建工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响“四大品牌”和提升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大力推进业务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党建模式的创新,在从“工程承包商”向“建筑服务商”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迈出了较为坚实的步伐并取得积极成效。
     
      上海建工积极拓展与绿色建造、生态环保相关的新兴产业和市场,将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环境治理、数字化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作为“十三五”中期评估后确定的五大新兴业务领域。由此,上海建工形成了“建筑施工、设计咨询、房产开发、城市建投资、建材工业”五大事业群+“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环境治理、数字化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五大新兴业务的业务构架模式,实现了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向工程与产业的上下游延伸。
     
      目前,五大新兴业务营业收入约占集团总营业收入的1/4。其中,城市更新业务,主要包括历史保护建筑修缮改建、城市历史风貌街区、旧区旧改、工业遗存与产业园区改造、古镇古城保护性开发;大型桥梁、轨道交通、高架干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维保、改建与提升。水利水务业务,主要包括海绵城市、综合管廊、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污水处理、水资源回收利用、水利水电枢纽等业务。环境治理业务,主要包括水环境综合治理、土壤修复改良、固体废物处置、环境绿化提升等业务。数字化工业化建造业务,主要包括智慧交通、3D打印、装配式建筑、钢结构住宅、高架道路预制装配、空气净化与洁净空调系统集成等业务。建筑服务业,主要包括建筑电商、融资租赁、机电物业等业务。
     
      问:在城市更新中,上海建工将发挥怎样的作用?特别是旧区改造方面取得的经验。
     
      答:“可持续”是城市更新的核心。城市更新不仅仅是旧建筑的翻新、差环境的改造,不仅仅是一种城市建设的技术手段,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人文内涵。从狭义上说,城市更新是为城市创造更为宜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从广义上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将已使用过的土地、水、建筑资源重新利用,或拆除、或保留,并更新其功能,让城市的发展得以可持续。城市将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让城市得以可持续地发展,需要一边开发、一边修缮,从“拆改留并举,以拆为主”转向“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
     
      对新开发的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来,对城市中被破坏的环境、建筑、生态和文化要进行及时修复,使文化保护与商业发展相辅相成,特别是对历史和文化保护建筑不仅要做到“修旧如旧”,更要做到“修旧如故”,提升城市功能、激发都市活力、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魅力。更新历史建筑,延续城市文脉;更新传统商业,升级购物体验、提升购物品质;更新老旧危房,创造宜居空间;更新交通枢纽,提升服务效率;更新工业厂房,激发城市活力。做到这样,城市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城市更新是上海建工打造发展新优势、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业务领域。秉持“不停航、不停业、不封路、不拆迁”的理念,和平饭店、一大会址纪念馆、四行仓库、玉佛寺、锦沧文华大酒店、百年大世界、浙江路桥、第一八佰伴、市百一店、港汇广场、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世贸商场、虹桥机场T1航站楼、中央商场南京东路179号街坊、陆家嘴地下空间开发、复旦大学相辉堂、长三角路演中心等更新改造项目,已成为上海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价值的典范。
     
      上海中心城区约有730万平方米各类里弄房屋需要保留和保护,“十三五”期间将修缮各类里弄房屋250万平方米。近年来,上海上不少老房子的居民迎来了“梦想改造家”。上海建工在旧区改造上,不仅做到“一楼一方案”,还做到“一户一方案”,按照“拆改留”并举的方针,努力走出一条风貌保护、城市更新、旧区改造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的新路。
     
      问:改变几千年“秦砖汉瓦”的传统粗放型作业,上海建工在绿色建筑和精细化管理方面有何作为?
     
      答:上海建工坚持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在绿色建筑、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设备、绿色材料、绿色技术、绿色运维、绿色产业等方面积极探索、持续发力,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并取得积极成效。
     
      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建造经典绿色建筑。大力开展绿色建筑咨询、设计、施工业务,发布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报告,将风能、热能、光伏发电、智能照明、雨水收集等低碳节能技术运用其中,为建筑注入了“生命能量”。
     
      上海中心大厦,这座“最绿色”的摩天大楼,由上海建工参与投资并实施工程总承包。作为世界超高层建筑的代表,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是世界上首次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重达85万吨的单体建筑,是世界上首次在超高层安装14万平方米柔性幕墙的建筑;大厦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可使风载降低24%,减少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双层表皮内外立面间的空中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可以改善大厦内空气质量,创造宜人的休息环境;创新的幕墙技术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眩光度降低14%;大厦螺旋顶端可用来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超过10%;大厦顶部安装风力涡轮发电机,为建筑提供绿色电能。大厦是同时获得美国LEED铂金认证和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认证的世界第一高绿色建筑。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