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长江商报:上海建工业绩16连增 总资产20年增51倍达2293亿

日期:2019-12-27     点击量:

上海高度、中国高度、世界高度,有着66年历史的上海建工(600170.SH)屡创新纪录。

上海建工是中国建筑行业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参建了世界跨度最大的钢拱桥——卢浦大桥、世界第一条高速磁浮列车商业营运线、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等系列国内外知名建筑,不断刷新自己创下的记录。66年来,公司建造的超高层建筑多200多座,无论是数量还是技术均居行业前茅。

上海建工连续21年进入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大的 250 家国际工程承包商”前50名,去年晋升至第9名。

上海建工能够屡出“风头”得益于其过硬的技术。截至去年底,公司技术人员达1.64万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3.46%,其中研发人员6877名,占员工总数的18.20%。

公司研发投入也不菲。近三年,其研发支付合计为136.45亿元。大量研发投入也获得了十分丰硕的回报。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已获得110项鲁班奖。

上海建工的经营业绩也不错。2004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实现了长达16年持续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7.21亿元,同比增长50.24%,创下历史最快增速。

目前,公司不再局限于盖楼、修桥,而是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了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型。

上市22年来,上海建工累计实现净利润221.82亿元。累计派发现金红利75.57亿元,分红率34.074%。

技术支撑不断刷新高度

上海建工的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上海建筑工程局,1994年整体改制为以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为资产母公司的集团型企业。1998年发起设立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0年和2011年,经过两次重资产重组,完成整体上市。

也是从1994年开始,上海建工正式运行,先后建成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上海大剧院、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南浦大桥、卢浦大桥、东海大桥、上海国际赛车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世博工程建筑、浦东国际机场等一大批经典工程。

超高层建筑及世界知名建筑更是上海建工建造实力体现。世界跨度最大的钢拱桥——卢浦大桥、 世界第一条高速磁浮列车商业营运线、国内第一座外海大桥——东海大桥、468 米的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420.5米的金茂大厦、492米的环球金融大厦、610米广州电视塔、632 米的上海中心大厦、全球最大的展览场馆-国展中心(上海)、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这些全球闻名全球的建筑顺利完成,上海建工不仅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上海高度、中国高度乃至神界高度。这些经典工程的背后,是过硬的工程技术在做支撑。

在技术投入方面,无论人力还是财力,上海建工的投入都不少。

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2008年,公司研发支出只有421.27万元,当年营业收入为305.73亿元。次年,研发支出为406.25万元,略有减少。但从2010年起,公司的研发支出大幅增加,2010年为0.42亿元,2012年达2.48亿元,2014年10.39亿元,2016年为38.64亿元,去年达51.79亿元。10年间,研发支出增长了1228.36倍。

公司的研发实力雄厚。目前,其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2人,国家级设计大师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3人、授级高级工程师211人,上海领军人才11 人。截至去年底,公司专业研发人员6877名,占员工总数的18.20%。

官网显示,历年累计获鲁班奖110项。

总资产20年增长51倍

上海建工实现了资产规模、经营业绩高速增长,被称为国企建筑行业的领头羊。

1998年,上市之初,上海建工总资产为44.09亿元,而截至今年9月底,其总资产已达2293.04亿元,20年之间,其总资产增加了2248.95亿元,增长了51倍。

资产规模大幅增长,一方面,是上海建工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另一方面是公司推进产业拓展与转型。

wind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上海建工相继收购了上海外经、市政院、恒业房地产、恒业房地产、申基建筑、上海度假区、上海交通设计院、新丽装饰、七建实业等近30家公司(部分为地块),合计耗资近200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是耗资35.20亿元拿下奥和房地产100%股权。

通过收购,上海建工也完成了产业转型。如今的上海建工,不再是一家仅仅主营建筑施工企业,而是同时开展建筑施工、设计咨询、地产开发、建材工业、城市建设投资等业务。正如公司在财报中所述,通过多轮资本运作,其已逐步形成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行保障维护,从工程建设全过程到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和建筑构配件、钢结构生产供应,从房地产开发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的较完整产业链,完成了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型,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环境工程、数字化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等五大新兴业务蓬勃发展。

转型之后的上海建工经营业绩增速加快。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3.4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54.10亿元增长369.37亿元,增幅为32%。净利润27.21亿元,同比增长50.24%。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上海建工从1998年上市后,初期业绩有所波动,2004年开始稳步增长,2011年整体上市后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04年至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已经保持了连续16年增长(预计今年全年也将是增长)。以今年前三季度数据为基准,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1998年全年增长了17倍、11.54倍。

作为资金密集型的建筑施工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80%属于正常水平。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3.77%,基本上处于2012年来的相对低位。

上市以来,上海建工直接融资257.80亿元(含发债部分),剔除整体上市部分,实际直接融资193.961亿元。在此期间,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221.82亿元,累计派发现金红利75.57亿元。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