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建筑时报:“黑科技”发力 工地走出“智慧范儿”!

日期:2020-01-19     点击量:

      “刷脸”进出建筑工地,实时监测噪声扬尘,构件吊装可视化、无人仓采购储存……工程建设的要素被“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实时监控,所有不符合规范的操作都会被“抓现行”,发出预警督促整改……这正成为上海建工集团在建项目施工现场上一种“新常态”。
      所谓“智慧工地”,是运用信息化平台、智能技术和设备,围绕建筑全生命周期建立的一套项目现场管理的管控系统,在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全面智能、工作互联互通、信息协同共享、决策科学分析、风险智慧预控,进而提升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实现工程管理的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

 

智慧工地,让项目管理“耳聪目明”

      “智慧工地”以信息技术实时精确展示现场状况,让工地长出“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见违章、“听”得见噪音、“嗅”得到隐患,构建起覆盖项目施工现场、施工过程的多级联动管理体系。
      在上海某地块土壤修复项目中,由琸域环境、研究总院等合作开发的全过程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集BIM技术、GIS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监测VOCs、恶臭、扬尘、噪音、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实现对修复过程数据采集及自动化处理分析。现场画面、实时数据不断在现场的监控室LED大屏幕上跳跃、闪烁。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查看各个作业区的实时情况,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APP等,远程实时查看工地实时情况,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设备管理、文明施工等在线监管,实现从现场检查向远程监控延伸、人员实地监管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让工地变得愈发“聪明”起来。

 

智慧工地,为打造建筑服务商“赋能提速”


      信息化服务建筑行业,智能化管理改变传统工地,“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不仅对安全文明施工意义重大,也有助于推动建造方式变革,提升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建筑产业提质增效,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逐步走上了产品化的道路,分为大屏展示端、移动协同端、PC管理后台等三个部分以及人员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十余个子系统。管理平台可以根据房建、道桥、水务、园林等不同需求和侧重点,选用不同的功能模块,再进行定制化等二次开发,有效实现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目前已经在龙东大道、济阳路等多个项目推广应用。
      上海建工集团在打造成为广受赞誉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进程中,智慧建造已经融入建筑全生命周期。四建集团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项目上利用无人机、全景球进行高精度拍摄,将航测数据转化模型数据,把工地从现场“复制”到电脑里。安装集团打造智能机电运维模式,自主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在上海中心大厦冷冻机房机电运维中试点应用,将巡检数据进行智能反馈和处理,巡检效果和到位率大大提升。

 

智慧工地,引领行业发展步入“新时代”


      从“中国建造”走向“中国智造”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建造作为数字信息技术与施工现场深度融合的产物,将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升级,提高项目管理和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业步入“新时代”。
      通过推进“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工地现场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等,实现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最终让施工现场更安全,建筑品质更可控,让工人的权益更有保障的“多赢”目标,实现建造行为数据化、项目信息可视化、现场流程精细化的智能管理升级。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