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文汇报: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提前结构封顶

日期:2020-04-21     点击量:

信息化工程与实体建设同步进行,在线上打造没有边界的少儿数字图书馆

昨天(4月20日)上午10时38分,随着最后一根主梁顺利合龙,坐落于苏州河长风滨河绿地的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实现主体钢结构封顶。该馆于2018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受疫情影响,今春工地延迟复工51天,而总承包单位及各参建单位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定点包车、加强防疫措施、协调上下游产业链等多种举措追回失去的时间,最终比原计划提前一周完成主体钢结构封顶。

打通复工复产痛点难点,把疫情对施工影响降到最小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近16000平方米,选址响应上海“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所提出的“两轴一廊”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格局,北邻长风公园,南接苏州河绿地,周边少儿公共设施丰富。其建筑设计灵感来自莫奈的传世名作《桥》,通过底层起拱,贯通南北两座公园的景观,巧妙融合文化建筑与公园绿地两大元素,从高空俯瞰仿佛母亲拥抱儿童。

据总承包方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顾伟文介绍,为了达到设计效果,该工程上部采用钢框架结构,总重约4500吨,最大板厚达80毫米。其中,二层大跨度主桁架跨度达50米,为空间双曲结构,截面大且钢材强度等级高,对焊缝质量要求极高。疫情发生时,该工程正进行到钢结构主体吊装阶段,人流与物流是施工生产的难点。施工方积极打通复工复产道路上的痛点,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排复工专车“点对点”搭载务工人员返回工地,并安排人员分批分区域进行隔离观察,同时多方筹措各类建设材料进场,特别是钢构件的生产与安装。此外,通过建立样板引路制度、开展焊工培训、建立工序验收制度、每周开展质量讲评会等各项措施,在确保安全、质量前提下尽全力赶工。

顾伟文告诉记者,完成了主体钢结构封顶,接下来是混凝土浇筑楼板、幕墙安装和精装饰工程。“我们将努力把控进度与质量,把疫情对施工的影响降到最小限度,力争2021年4月15日之前工程达到高标准、高品质交付标准。”

新馆建成后现有馆舍将继续保留,在服务上与新馆进行细分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全国历史最悠久、藏书最多的省级少儿馆之一,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上海儿童私立图书馆,1958年定址南京西路962号,主楼为欧式风格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经过半个多世纪积累,成为许多上海市民儿时美好的回忆。

市少儿馆新馆定位为4至16岁少年儿童的信息资源中心、知识体验中心、阅读推广中心、文化传承与交流中心及发展研究指导中心。据馆长卢秋勤介绍,新馆信息化工程与新馆实体建设同步,将大力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在线上打造一座没有边界的少儿数字图书馆,把图书馆内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和阅读推广活动现场,推送到小朋友身边;新馆现场则将通过各类增强互动设备提供多维感官的新阅读体验。届时,市少儿馆珍藏半个多世纪的特色馆藏:1922年创刊的《小朋友》周刊、1936年至1937年出版的《小朋友文库》、1933年至1937年出版的《小学生文库》等将在特藏馆知识驿站中以全新面貌与新时代的小读者深度接触。小读者们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阅读记录将通过阅读积分、现场打卡等形式被记录下来,成为一份永久保存的童年档案。

新馆建成后,位于南京西路的现有馆舍将继续保留,在服务上与新馆进行细分。其中,新馆将承担流通服务、知识体验、展览展示、培训教育、文化传承与交流等读者服务职能,形成示范性的标准化少儿图书馆服务体系。南京西路现馆则将主打特色馆藏保护、弱势群体服务、少儿阅读发展研究与指导等特殊服务功能,满足社会多元需求。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