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上观:在全球最大天文馆的施工现场,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日期:2020-06-23     点击量:

上周末,上海科技馆党委与上海建工集团党委相聚在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建设工地现场,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心组联组学习。这座位于上海临港地区的大型天文科普场馆已克服疫情影响,进入展示工程全面建设阶段,预计2021年向公众开放。

作为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上海天文馆是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天文主题科普教育场馆,位于浦东新区临港大道与环湖北三路口,距离轨道交通16号线滴水湖站约700米。它的建设工程总用地面积58602平方米,建筑面积38164平方米,包括1幢主体建筑,以及青少年观测基地、大众天文台和魔力太阳塔等附属建筑,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

在建设工地现场,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王莲华表示,回望历史,方能汲取力量、鼓舞斗志;回望历史,方能洞见未来、行以致远。“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改革创新的奋斗精神,忠诚为民的担当精神,是我们与上海建工牵手20多年来对集团发展的强烈感受。”

当前,上海天文馆工程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王莲华说,上海科技馆将以不一般的奋斗精神铸就不一般的精品力作,毫不动摇抓牢建设目标,把建设顶级天文馆的目标体现在展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建设好仰望星空的科普新旗舰,打造卓越全球城市的文化新地标。上海科技馆将毫不含糊抓实工程质量,严把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天文馆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满意工程、样板工程。上海科技馆将毫不退让抓紧进度节点,紧盯工程节点,与时间赛跑;紧盯问题整改,与困难赛跑;紧盯任务落地,与自我赛跑。

在交流研讨中,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说,与上海科技馆开展“四史”教育联组学习,对回顾改革开放之初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以世界顶级天文馆的精彩亮相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具有重要意义。建工集团会抓住承建上海天文馆这一千载难逢的平台和机遇,持之以恒加强质量管控,在工程建设中贡献中国建造的智慧,展现中国制造的水平。

上海天文馆将以“大历史+大结构”为框架,展现宇宙浩瀚图景,打造多感官探索之旅。在数据可视化、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下,观众将获得宇宙空间环境的沉浸式体验,进“天文数字实验室”参与体验前沿研究,在“星闻会客厅”了解天文热点,在“中华问天”区域听两院院士讲述科研故事。作为智慧场馆,上海天文馆能让观众从线上线下得到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个性化参观体验。展示团队还在构建分众化教育体系,将开展天文主题课程、天文观测活动,组建天文爱好者俱乐部,对各个年龄段的公众进行天文科普。

上海科技馆党委中心组、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学习。科技馆有关职能部门、建工集团有关部门和下属企业负责人列席会议。联组学习会前,与会人员一同现场察看了上海天文馆建设工地。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