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上海街镇:BIM技术助力,科学管理升级——浦星公路跨大治河桥顺利通车

日期:2020-07-01     点击量:

6月28日,经过2年多的日夜奋战,由上海城投航道建设有限公司建设,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闵行浦江段3标浦星公路跨大治河桥顺利通车。

大芦线航道是本市“一环十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Ⅲ级航道通航标准实施整治,建成后的船舶通航能力将由目前的500吨级提升为1000吨级或9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从2006年一期工程启动建设至今,已经完成了黄浦江大治河口—泐马河、团芦港、五尺沟—芦潮港内河集装箱港区的54公里航道整治,改建、新建跨航道桥梁24座。其中,一期工程于2014年建成,考虑到区域陆上交通组织等因素,二期工程目前尚有7座跨航道桥梁在建,预计2022年全面建成。

浦星公路是连接闵行、奉贤的交通主干道,2018年4月又开通了本市第一条BRT快速公交——奉浦快线。作为大芦线二期工程在建的7座桥梁之一,浦星公路跨大治河桥不仅是黄浦江进入大治河的第一座桥梁,也是本市生活垃圾运往老港的水上必经之路。因此,水、陆交通两个方面,浦星公路跨大治河桥的地理位置和功能都极为重要。

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老桥拆除建新桥时的陆上交通组织,又要兼顾繁忙的水上交通。因此,参建各方在开工之前就进行了缜密策划,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万无一失,项目部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工况模拟,把技术、施工、安全难点一一在计算机上呈现,并进行事先推演,为施工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作为市交通委2018年的BIM试点项目,参建各方在整个施工期间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了BIM技术应用的成效。从倾斜地形扫测至主桥施工主体结构合龙,BIM技术分别为航道管理、管线与结构的相对关系、交通便道钢便桥工况模拟、浦星公路老桥拆除工况模拟、引桥小箱梁架设工况模拟、主桥施工工况模拟等提供了技术支持。尤其是主桥施工,由于东侧红线外有3根高压燃气管存在,原设计的路上吊装、水上吊装分别实施的方案无法落实。通过BIM工况模拟,方案最终锁定为全部水上吊装作业,并相应调整原施工组织顺序,最终顺利完成了主桥建设。

为尽可能降低施工对车、船通行的影响,项目部分布施工,按“搭设钢便桥→拆除既有老桥→建设新桥→拆除钢便桥”四步实施。此次新桥建成通车,标志着整个标段工程建设进入最后决胜环节。

浦星公路桥新桥主桥采用230米跨径的下承式系杆拱桥,是目前上海地区最大跨径的下承式拱桥。主桥设计呈提篮拱造型,曲线优美,桥梁整体造型简洁轻盈、雄伟壮观;桥面系为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施工工艺。

桥梁施工过程中,参建各方始终坚持标准化、模块化、科技化和环境友好型的施工理念。施工中实行了钢筋集中加工、胎架钢筋标准件施工和无钢管脚手施工;在桥梁主体钢结构加工过程中引入三维扫描技术,对237米钢结构主桥进行分段扫描电脑预拼装,保障了整体的加工精度;主桥安装时又巧妙地利用老桥拆除后的基础作为新桥施工的支架,以先梁后拱的方案最大程度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结合内河航道最大吨位浮吊设备的使用,加快了现场施工速度,减少了对航道的影响。

整个新桥主线施工历时656天,共封航22次(其中包括间歇性封航3次),主线跨大治河8000吨钢结构桥梁安装。

未来,参建各方还将通力协作,在疫情常态化管理、全面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钢便桥拆除和附属工程的施工,力争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闵行浦江段3标在2020年底前通过交工验收。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