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经济参考报:首次进入世界500强 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专访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

日期:2020-08-24     点击量:

《财富》杂志近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企业上榜数量创下新高。在这份榜单中,上海建工以2054.97亿元营业收入首次上榜,排名第423位。

作为上海城市建设主力军,上海建工每年参与70%以上的上海重大工程建设,建造了以上海中心大厦、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同时,上海建工也是上海国有企业中较早实现整体上市的企业,1998年发起设立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对公众来说,这家以建筑业起家的企业稍显陌生,是什么力量助推企业闯入世界500强?面对行业科技变革大潮,上海建工下一步怎么走?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上海专访了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

五大新兴业务贡献效益显现

上海建工2019年的营业收入达到2054.97亿元,同比增长20.49%;新签合同额3608.47亿元,同比增长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3亿元,同比增长41.38%。徐征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亮眼数据背后,上海建工五大新兴业务贡献效益明显。

新兴业务是指上海建工近年来着力发展的“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环境工程、数字化工业化建造和建筑服务业”五项新兴业务。“这些业务不仅可以抗衡周期风险,还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徐征说。

徐征介绍,通过实施浦东机场T1航站楼、第一百货、第一八佰伴、华润时代广场、黄浦区179街坊、锦沧文华、春阳里等项目焕新升级工程,“不停航、不停业、不拆迁、不封路”的更新理念得以实践。

通过承接杨树浦水厂、长江引水及句容市第一水厂等标志性水厂项目,收购浙江水电100%股权,建成“苏四期17”堤防改造工程等,上海建工水利水务业务规模持续提升。

通过中标上海体量最大、治理难度最高的桃浦603地块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参与崇明花博会场馆建设、虹桥机场航空噪声治理、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山西漳泽湖生态修复等项目,上海建工环境工程业务实现了全领域覆盖。

徐征介绍,上海建工建立了全国领先的环境风险评估、土壤和地下水治理、固废处理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平台,实现了环保业务从“地上”延伸到“地下”,初步形成水土联动、水岸联动业务新模式。2019年,上海建工仅环境工程业务在建合同就有约240亿元。2020年5月,由上海建工设计建造的国内首座大规模固定式渣土资源化利用厂在南京南部新城投产运营,该厂将渣土批量处理后作筑路材料用于片区内的市政道路建设,日处理渣土约1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上海建工建筑服务业务领域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内涵。据悉,上海建工“营造商”平台注册分供商数量稳步增长,撮合交易突破千亿元;装饰建材采购与园林机械租赁成功登陆专业化商城;西湖大学、上海国际财富中心等项目试点启用智慧无人仓。

2019年,上海建工五大新兴业务对上海建工效益提升的贡献已经开始显现: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达到550亿元,水利水务和环境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双双突破百亿元。

再推员工持股激发科创人才活力

徐征说,上海建工以每年20%的发展速度成长,跻身世界500强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上海建工的特点就是有梦想、有激情,以及更多元和更深度地产业布局。”

“我们希望未来的增长有规模,也有质量,上海建工不再是一家传统的施工企业,而是不断涉足新的产业,产业链越来越广,打造‘建筑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从投资、策划、设计到建造、运维、更新等为一体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徐征说。

要成为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需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科创人才活力。

今年上海建工再次提出推动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拟在2020年至2022年分期实施,参加的对象包括:上海建工集团职业经理人、集团所属单位主要经营者,合计不超过100人,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或二级市场直接购买。首年度员工持股计划不超过1500万元,其中集团董事高管9人认购550万元,所属单位主要经营者40人认购880万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此前上海建工曾在2017年2月实施过一轮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涉及员工4542人,合计缴款12.59亿元。而在2019年5月8日,公司还曾公告10名董事、高管通过二级市场合计增持了120万股公司股份,增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13%。

做大做强主业 建筑施工业务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进入世界500强榜单,上海建工做大做强包括建筑施工、房产开发等主营业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征介绍,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建工目前形成了以建筑施工业务为基础,房产开发业务和城市建设投资业务为两翼,设计咨询业务和建材工业业务为支撑的主营业务架构。

徐征说,这几大主营业务,在上海建工内部主要通过五大事业群,即建筑施工、设计咨询、房产开发、城建投资、建筑工业来联动协同发展,实现建筑全产业链的增值效应。

其中,建筑施工是上海建工传统优势业务,涵盖涉及超高层建筑、宾馆商贸楼宇、文化体育建筑、公共交通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园林绿化工程、工业建筑、环保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多个领域。

自1953年创立以来,上海建工就参与和见证了国家和上海市建设的巨大变迁,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南浦大桥、卢浦大桥、东海大桥、上海国际赛车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等一大批工程都是上海建工人的经典作品。

2019年,上海建工建筑施工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收入增长约380亿元。数据显示,建筑施工业务是上海建工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建筑施工业务的毛利也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

徐征表示,上海建工的建筑施工业务能够保持持续增长,背后是企业在技术和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领域能力的不断提升。

比如上海建工在超高层建造技术、深基础施工技术、大跨度钢结构吊装、盾构与顶管施工、水工施工、机电设备安装、港口船坞施工、轨道交通施工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成套技术,不少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工程承包方式也提升为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集团总承包等,可以为业主提供建设全过程服务。

在2019年ENR“全球最大250家承包商”的排名中,上海建工位列第9位,增长速度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并继续保持领先。

直面建筑行业激烈竞争 设计咨询产业链不断延伸

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国企之间的竞争不断强化。与此同时,这一行业也受到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冲击。在这一大背景下,上海建工的应对之策是科技赋能,转型升级。

徐征介绍,上海建工五大主营业务中的工程设计咨询板块,是建设工程各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智力服务工作,引导“建筑产品”决策、规划、设计、实施、验收、使用和维修的全生命周期,业务涵盖市政工程、建筑工程、园林工程、环保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勘察、造价咨询、招标代理、项目管理等诸多领域,具有建筑行业、市政行业、风景园林等专业的最高设计资质。设计咨询从业人员超过6000人。

徐征说,将每一个业务板块做到极致,是上海建工业务发展的共同特点。在设计咨询领域,上海建工拥有一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6家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12家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上海建工还牵头主编或修订了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绿地设计等行业标准和规范。此外,上海建工在海绵城市、水系治理、生态修复、建筑工业化、土壤治理、3D打印建筑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积累也不断转化为项目落地。

通过整合设计资源,完善设计资质,上海建工还在加快向规划咨询、项目管理、运营维护等产业链延伸,集团各大设计咨询企业提升了全过程服务能力,设计咨询的产业联动先导作用持续增强。

近年来,我国在建设领域大力推广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也成为公司设计咨询业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上海建工2019年中标的EPC项目体量也大幅增长,覆盖范围更广,设计咨询业务的全年新签设计咨询合同累计约187.71亿元,同比增长16.2%。

而在城建投资业务方面,上海建工则主要是以PP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投资,建设包括道路交通、旧区改造、交通枢纽等在内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我们坚持走‘数字化、工业化、绿色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基于BIM和人工智能的建筑设计、建造、运维全过程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平台化服务模式,满足业主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打开高附加值服务的生态空间。”徐征指出。

初心不变,奋斗不止。“我们都是时代的追梦人、永远的奋斗者,进入世界500强是上海建工再攀高峰的新起点。我们将坚持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快从工程承包商向建筑服务商转型升级,致力于实现‘成为广受赞誉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共同愿景。大力实施‘全国化发展、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三全’战略,对标国际一流企业,聚焦核心能力建设,打造‘服务水平一流、专业能力一流、运行机制一流、内生动力一流、市场口碑一流、精神状态一流’的行业标杆企业。”徐征表示。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