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央广网:上海建工上海音乐厅修缮工程竣工 数字技术让文物建筑可阅读

日期:2020-09-04     点击量:

央广网上海9月2日消息 作为演艺大世界核心剧场之一、有着90年悠久历史的上海音乐厅自2019年3月起开启了平移14年后的首次修缮工程,历经一年半封闭式修缮,将于9月6日重新开业向公众开放。

上海音乐厅建成于1930年,前身为南京大戏院,是具有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戏院,1959年改建为上海音乐厅,是全国首座音乐厅。2003年,上海音乐厅经历了整体移位和保护修缮,新增两层地下室作为剧场配套空间,新建西大厅和南大厅与原建筑相连,新建部分延续了原有风格。现上海音乐厅由文保区域和非文保区域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2987平方米。室内北进厅、观众厅、东走廊,室外北立面、东北立面均为文物重点特色保护部位,文保区域面积2558平方米。此次整体修缮工程由四建集团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 EPC 联合体总承包。工程主要对文保区域进行保护修缮,维护建筑原有风格,修旧如旧;非文保区域进行空间布局调整,重新装饰装修;更新舞台设备设施,提升剧场声学效果。

“特殊工艺”使建筑外立面焕然一新

上海音乐厅的外立面由两部分组成,建筑主体二层以上大部分为泰山砖饰面,以下为花岗岩。工程队在现场调查和分析发现,建筑表面污染较为严重,泰山砖部分有断裂,局部地方面砖损坏,脱落等现现象。“如何无损伤方式的清洗和维修外立面泰山砖和花岗岩是此次工程的难点之一,我们采用‘泥敷法’这种特殊的工艺进行清洗和维修。”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音乐厅修缮工程技术总监谷志旺说。施工团队清洗前,首先修补了墙面的孔洞、残缺、裂缝、剥落等损坏,并清除了墙面残留物。其次,污染物清洗时在清水中加入活性酶用碳硅尼龙刷进行人工刷洗。消除污染物后对风化部分进行加固、孔洞修补、防风化保护,最后采用无色透明渗透型憎水性保护液对整个墙面进行全面保护。外立面木窗在维持原有风貌的同时,根据声学隔声要求增加双层中空玻璃的隔音窗。从而即确保外立面不渗水,建筑隔声需求,又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东厅水磨石地面修复,还原成1930年原迹

音乐厅二楼东侧休息廊修缮前铺设的亚麻油地板并非历史原物,而是2004年修缮时新做饰面部分。在此次修缮过程中,工程队于二楼东厅走廊发现一块1930年残缺的水磨石,考虑到与相邻保护空间的整体协调,按照水磨石历史地面恢复。施工团队通过4次比选,成功恢复了富有音乐厅历史特色的水磨石拼花地面。

邀请04年彩绘工匠重新绘制16根罗马柱

音乐厅北厅是一个古典主义风格的空间,这里16根气度非凡的罗马式装饰柱修缮前出现仿大理石纹起壳、起翘的情况,表面已严重发黄、质地松软。此次再次修复,修缮工程为确保罗马柱仿石漆修复质量,全部铲除基层后,再由内至外逐一按原材料、原工艺、原风格进行全面修复,确保仿石漆效果的一致性、颜色整体性、面层粘结的牢固性。同时请到参与2004年音乐厅平移修缮项目的建筑彩绘工匠吕继军手绘复原罗马柱。

吕继军从事建筑壁画行业三十余年,2004年参与上海音乐厅平移修缮工程,曾彩绘16根罗马柱。为了风格和建筑的一致性,15年后再次邀请到他为罗马柱彩绘,“由于考虑到建筑的承重问题,一般整柱都为拼接而成,不会使用真的大理石柱。为了使罗马柱与上海音乐厅风格统一,我在彩绘大理石时弱化了一些花纹色彩,从而形成现在的大理石风格。”吕继军介绍道。

“消失”的大厅座椅“原貌”归来

上海音乐厅大厅座椅定制于2004年平移修缮时,当时正在装修的工人,去掉音乐厅墙面的颜料,发现最里面的一层涂刷是海上蓝。于是,重新装饰的音乐厅,把海上蓝作为主色调。同时定制的观众座椅也以“海上蓝”坐垫配以纯木制古铜色雕花包边。

目前,“海上蓝”座椅共计1185把(含备用座椅58把)。大厅座椅具有浓烈的欧洲古典主义风格,座椅各部位都呈弧线型,实木背板上刻有复古雕花,金色和海上蓝色油漆在沟壑中交相辉映,与复古典雅的观众厅浑然天成,成为上海音乐厅的标志性特色之一。经过15年的频繁使用,这些座椅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到了演出效果的专业性、观众观演的舒适性以及公共形象的美观性。

本着传承经典的原则,修缮工程团队将大厅座椅拆卸运到日本专业座椅厂家进行原样修缮,此家专业座椅厂家也负责日本三得利音乐厅等专业音乐厅座椅的制作和维修。根据座椅各零件情况,一部分进行再利用,一部分进行重新制作。例如座椅坐垫布料、海绵以及蕾丝等会进行重新制作;座椅靠背板、坐板、金属椅脚等部分保留并做重新打磨、喷涂、做旧,让座椅保持原貌。油漆的喷涂工艺是本次翻修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座椅中安装了“缓起立”,保证座椅的无声、匀速。“缓起立”工艺经过上百万次的内部测试,保证质量,使用期限标准超过20年。

作为专业的音乐厅座椅,这次翻新之后,通过调整布料改进吸声效果,使声学效果比起之前更好。此外,更新座椅海绵后,增加厚度,增加座椅舒适度。椅子座号使用荧光号码牌,这种号码牌通过灯光自动蓄光,连续30分钟发光,同时发光亮度逐渐减弱,并不对观众观演产生影响,却能通过微弱的光亮让迟到观众找到位置。许多音乐厅的座椅每隔几年都会进行一次更新维护。通过此次维修,让未来上海音乐厅座椅的翻新越来越方便,让这些座椅使用时间更长。

研发全生命期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文物建筑可阅读

在上海音乐厅,上海建工四建集团自主研发了基于5G+BIM的历史建筑全生命期数字孪生平台,为历史建筑数字模型整合、历史信息集成、传统工艺传承、特色部位保护、健康安全监测、智慧运维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行业内尚属首次。

“我们构建上海音乐厅全生命期数字化孪生平台,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近景测量等先进手段,结合BIM技术进行实景逆向建模,把建筑整体结构、立面装饰装修等,尤其是重要特色保护部位,通过数字化形式获取信息,建立上海音乐厅三维数字化档案库,对特色部位及其建造信息、人文信息等进行数字化扫描采集,同步建立历史建筑修缮信息库,将数据资料与三维模型进行同步联动,实现文物建筑的可阅读,可为建筑物全生命期的原真性修缮提供数字化珍贵资料;同时也为构筑上海音乐厅“体验优先、场景化服务”的网上实景漫游提供有效素材;在音乐与建筑的交融下,进一步展示和宣传上海音乐厅的文化底蕴。”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音乐厅修缮工程技术总监谷志旺说。

四建集团近年已陆续完成长江剧场、大世界、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上海爱乐乐团、话剧艺术中心、上海马戏城、东方艺术中心、中华艺术宫、上海博物馆等一批展演类建筑改建,今后将进一步整合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深耕城市更新领域,为城市重塑肌理,拓展幸福空间。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