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国建设新闻网:全国人大代表徐征:加快建设绿色化基础设施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日期:2021-03-08     点击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既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表示,“基建行业企业尽快制定绿色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高基础设施策划、设计、建造、运维、更新过程中的绿色化水平,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和生态修复,共同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挑战,助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党的十九届五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发展绿色建筑”等新任务,提出了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等新目标。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徐征表示,这些新任务、新目标,为新时代建筑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逐步实现“绿色化”,将成为未来我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指引。

他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碳排放标准的不断完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融资工具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融合发展,绿色、生态、可持续、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助力经济加快向低碳转型。

针对目前基建行业发展现状,他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鼓励有实力的大型基建企业加强绿色建造技术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不断完善绿色基建产业链,提升一体化集成实施能力,研发绿色基建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基建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并在全行业形成共识、共同推进。

二是加大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固废处理、城市河道等环保工程建设投入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共有工业污染地块100~200万块,受污染需要治理修复的矿山面积约150万公顷,受污染农田约2000万公顷,部分城市水域污染较为严重。要实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目标,意味着今后15年需要持续加大环境治理投入。

三是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考虑城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矿山、农耕用地生态修复,加大乡村河道生态化改造、生活污水治理,通过生态廊道联通城乡,发挥生态修复、生态景观带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只有广大乡村绿色了,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徐征介绍,多年来,上海建工主动对接国家和基建行业绿色技术发展需求,积极开展行业政策研究,加强绿色建筑方案概念策划和性能分析,参与编写并发布《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报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体系研究报告》等,先后打造了一批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和既有建筑绿色更新铂金金奖认证工程,树立了“海玥”品牌系列“绿色+健康+智能”的全生命周期科技住宅行业新标杆。上海建工正承担上海桃浦603地块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搭建了先进的土壤“修复工场”,并在全国环境治理领域率先采用全过程数字化智慧管控平台。上海建工积极发挥在科学工程建设上的丰富经验,于去年9月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签署协议,合作研发“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实验堆安装技术,大力进军高效清洁的核能领域。今年1月6日,由上海建工全产业链打造的“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开工,建成后将实现“零碳、零能耗、零水耗、零废弃物、零甲醛”的“5Z(Zero)体系”绿色碳中和建筑目标,最终将其打造成为可感知、可触摸、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历时两年多的论证和策划,计划于2022年9月竣工。上海建工还创新提出了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的计量核算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和低碳评价标准,探索了一条可量化对接碳交易的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在绿色化赋能下加快推进产业现代化,是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优路径’。”徐征强调。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