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第一财经:2020年营收两位数增长 上海建工持4600亿订单开局“十四五”

日期:2021-04-28     点击量:

上海建工(600170.SH)近日发布的2020年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13.2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2.5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1亿元。

作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主营业务为建筑相关领域的上海建工,经营规模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末,公司的建筑施工业务在手订单总金额达4604.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6%。

“2020年我们的营业收入有两位数的增长,这在行业里不算低,可以说为‘十三五’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而在手订单的进一步充实,也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

营收两位数增长背后

上海建工的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在全年实现了营业收入2313.2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2.57%。其中,建筑施工业务是上海建工收入的主要来源。2020年,公司的建筑施工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收入增长276亿元。此外,建材工业、设计咨询、城市建设投资等核心业务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也都获得了20%左右的增长,为公司年度营收增长奠定了基础。

“如果不是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的营业收入可能会有20%以上的增长,能够达到现在的增长幅度,也得益于公司的努力,在下半年有效扭转了因疫情产生的开局不利。”徐征指出。

据记者了解,2020年,建筑业及上下游产业受新冠疫情负面影响,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市场招投标工作都有所延宕,上海建工的业务受疫情影响主要集中在2020年上半年,尤其是1~3月的相关抗疫支出非常大,包括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材料等供应链的稳定,这些也是影响公司全年利润的主要因素。不过,由于公司及时推进了全国2300多项在建工程的复工,最终得以在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年的营收指标。

“虽然2020年全年的净利润有所下降,但2020年公司依然在分红上比2019年略有提高,体现了我们对股东的责任和未来发展的信心。”徐征表示,“我相信2021年依然会保持好的增长,这也得益于整个中国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我们2020年在各项业务上奠定的一系列基础。”

据了解,除了在上海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稳定增长,2020年上海建工重点外省市区域市场拓展也好于预期。

在地域布局上,上海建工一直在推进“全国化”战略的纵深发展,紧密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调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国家战略,在提升上海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巩固深化“1+7+X”国内区域市场拓展格局。

比如在海南市场,上海建工早在海南建设自贸港政策尚未发布时,就已经在海南做了前期的市场调研,在国家发布海南建设自贸港后,上海建工就对海南进行了战略布局,包括下属子公司和总部全面进入海南,成立海南区域总部,这也是上海建工在全国唯一一家区域总部。同时,上海建工的所有产业链所属的子公司都已完整地进入海南市场,以形成产业链联动,提高效率。此外,上海建工还在海南成立了属地化公司,近期还计划成立一家投资公司,全面参与海南基础设施投资和保障房的建设。目前上海建工在海南市场已有接近200亿的合同规模。

此外,公司的海外工程市场开拓足迹也已遍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北美、欧洲、太平洋地区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承建了柬埔寨国家公路、巴萨河大桥、湄公河大桥、金边港集装箱码头、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赞比亚体育场、多米尼克大学城和国宾馆、马拉维国际会议中心、特多儿童医院、伊朗德黑兰高速公路、比利时天堂公园等数百项工程。

2020年的年报显示,上海建工年度新签合同额为3867.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十三五”期间,年度新签合同复合增长率达18.1%。其中,外省市市场新签合同额约占该类新签合同总额36.6%;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约占该类新签合同总额的1.1%。上海与外省市市场新签合同金额比例近6:4。

“目前,公司立足上海,布局全国,拓展海外,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的市场日趋成熟,通过全国化布局与全产业链服务,我们已经形成了市场优势。”徐征指出,与此同时,公司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事业群协同联动,新兴业务发展迅猛,正加快从工程承包商向建筑服务商升级转型,为客户提供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

“十四五”如何开局

据了解,上海建工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五大事业群(建筑施工、设计咨询、房产开发、城建投资、建材工业)和六大新兴业务(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领域)。

2020年,五大事业群和六大新兴业务都保持了较快的稳定增长,累计新签项目数量9021(个),金额3338.82亿元。

其中,在建筑施工业务方面,全年新签建筑施工合同额累计3129.15亿元,较上年增长3.4%,“十三五”期间复合增长率达18.3%。

设计咨询业务方面,全年新签设计咨询合同累计约209.67亿元,较上年增长11.7%,“十三五”期间复合增长率为26.9%。

建筑相关工业方面,全年新签销售合同累计206.00亿元,较上年增长17.5%,“十三五”期间复合增长率为23.5%。全年生产商品混凝土4246.7万立方米,混凝土预制构件60.8万立方米,钢构件约27.1万吨。

房地产业务方面,全年新签房产预售合同92.42亿元,对应总销售面积49.58万平方米(其中保障房销售合同额、销售面积分别为23.94亿元、23.33万平方米),年内新增待开发项目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新增新开工项目建筑面积33.43万平方米。

城市建设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在青岛和常熟新签了2项PPP项目,在上海和海南参与投资了2项城市更新项目,总计投资合同金额为85.27亿元。

“2020年,我们的新兴业务增长也很快,已经成为新的规模增长极和利润增长点。”徐征介绍,其中城市更新业务从绝对额上看增长最好,环境工程和水利水务的增幅则更大。“这些既为我们的业务增长带来新的成长空间,也为未来上海建工在资本市场带来了很好的想象空间,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公司的六大新兴业务的营收占比可以从10%提高到25%。”

据了解,2020年,上海建工的城市更新业务在建合同总额约1028亿元,其中一建集团承建的黄浦区123、124地块项目中的原比乐中学旧址,在数字化精确控制下,整栋7500吨建筑转向60度,移动65米,创造了上海保留建筑位移的又一新高。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改造EPC工程开工,下属市政总院紧扣“水质保证、环境保护、运营保障、文物保全”的“四保”建设思路,通过运用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手段,解决现场施工、文物保护等重难点,深度改造这座国内最早、远东地区最大的水厂。四建集团承建的上海音乐厅修缮、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扩建工程,是上海市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保留建筑,工程于2020年按时竣工。

环境业务方面,上海建工下属子公司园林集团城市绿化景观提升方面在建合同额达255亿元,多项大型工程[滴水湖环湖80米景观带工程、赣州蓉江新区公园环境综合治理及道路绿化工程(EPC)项目]有序推进。土壤修复作为公司新的发展领域和方向,目前已涉及在建工程15项,合同总造价约14.8亿元,上海辰山植物园绿化种植土壤修复二、三期工程,上海桃浦智创城核心区场地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4个地块等工程施工项目正顺利推进,获得阶段性胜利。

水利水务板块2020年的在建合同额达454亿元,杨浦水厂、长兴水厂深度处理改造、罗泾水厂深度处理改造等工程相继开工。崇明城桥水厂、月浦水厂、苏州河深隧工程试验段的工程正稳定推进施工中。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污泥处理二期、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二期、泰和水厂、竹园污水处理一期等工程于2020年内按时交付并网通水使用。

“公司在2020年年末的在手订单总金额4604.54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开工项目金额480.82亿元人民币,在建项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额4123.72亿元人民币,这些在手合同也为2021年的业务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徐征指出。

徐征进一步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的第一年,公司将聚焦能力建设,更注重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希望上海建工能够走得更加稳健、更加健康。“除了传统业务继续保持健康增长,新兴业务尽快实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持,我们还要强化科技创新,在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最终实现让传统企业不传统。”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