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澎湃新闻:上海双子山将在黄浦江畔拔地而起,工程预计明年底竣工

日期:2021-11-11     点击量:

在上海市区就能爬山、骑马,也可以听歌剧、赏园林……这样的体验,未来就能在黄浦江畔的世博文化公园实现!

11月8日,上海建工集团在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项目举办“智慧工地暨人工智能设备信息化应用观摩大会”。澎湃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2022年底全部竣工。同时,该项目已引入“智慧平台”2.0,将在人工智能信息化的助力下建设和管理。

远看是山,内部大有乾坤

位于浦东滨江地区的世博文化公园,规划建设面积近2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上海中心城核心区最大的沿江公园。其中,作为公园一大标志性景观,双子山位于公园南区,由两座高度不等的山体组成。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项目经理张斌透露,双子山于2020年10月开工建设,预计在2022年1月前完成整个项目的结构封顶,后续开始推土、覆盖绿植,而双子山整个项目工程将在2022年底竣工。

“双子山将采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用量达3万吨,是国内最大的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座高度超过40米的人工仿自然山林,打造服务市民的人文新地标。”据透露,双子山的主峰将达48米,侧峰37米,形成东高西低的走向。

事实上,你以为的双子山不只有“山”。这个以上海本土山体形态“九峰三泖”为自然原型打造的建筑,不仅将形成山水相应的景观,而且内有乾坤——山体内部采用空腔结构,设置停车库、变电站等功能设施,并与外部交联互通。山体内部的35千伏园区变电站,就直接关系着率先开园的北区的供电系统。

“从外观看就是山体,但是内部大有乾坤,1-2层设计为停车场,3-8层设计作为城市展览之用,两个山体顶部都有观景平台,山上还有消防通道、人行道,新风系统等。” 张斌说,今年12月3日,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将会率先开放,市民将在北区率先看到公园的园林景观。

此外,公园内部的人造湖将于明年6月开工,湖面面积预计可达3万平方米。

人工智能进入工地现场

记者了解到,上海建工在不断推进世博文化公园——这个上海市重大项目的同时,也把“智慧工地”平台2.0带到了这里。

在现场,电子围栏,准确识别施工现场安全围挡拆除缺失情况并发出警示;吊钩可视化,为塔吊、龙门吊等起重机械装上“智慧探头”;AI作业辅助系统,自动评估操作人员动作合规性;设备基础及资质信息以二维码的方式贴在每一台设备上,使每一台设备拥有“专属ID”……

此外,人工智能设备的信息化,也让工地上的智能图书馆、智能健康亭、安全展示厅、工地党建等实现应用。在项目现场,记者直观感受到在人工智能助力下施工现场的安全、可视、智能和可追溯。

从简单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到人工智能设备信息化应用,从人员、安全、设备等基础领域到更多创新应用领域,“智慧工地”平台2.0改变的不仅仅是工地,更大的改变发生于建造理念与方法。

上海建工表示,伴随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智慧工地”平台将不仅仅满足于技术的创新运用和管理能级的提升,更多地要满足行业发展实际需求,致力于打造一个“行业生态圈”,实现产业互联、数据互通,为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业主方等提供附加值服务,共创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