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话匣子:临港新片区诞生首座“鲁班奖”!

日期:2021-12-15     点击量:

中国建筑业协会日前公布了2020~2021年度第二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入选名单。由临港科技城公司开发、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总承包施工,历时五年匠心打造的临港创晶科技中心项目榜上有名,这也是临港新片区成立之后诞生的首座鲁班奖工程。

创晶科技中心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由三栋钻石晶体形态的办公塔楼及三层联通的整体裙楼组成,远远望去,活力十足。三栋塔楼虽然不高,但需要克服的施工难点却不少,包括:周边环境复杂,临近临港大学城、海港大道,对减震、降噪要求高,施工协调难度大;位于国际创新协同区最西侧,施工场地狭小,场内运输具有一定的难度;塔楼水晶体幕墙共有48个倾斜面,裙楼部位有将近60多个角度不同的三角面折线拼接,造型别致,施工工艺要求高;临港地区砂质粉土地质带来的施工难度较大;对项目的绿色建造及降低能耗的要求高;大空间吊顶种类多、异形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机电安装工程设备及管线多且密集、专业性强、集成管理要求高、管线综合布置难度大。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项目团队迎难而上,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落实绿色建造一系列施工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首次在民用建筑工程中采用了超高强预应力锚栓群,克服了张拉应力大、作业空间小、精度控制要求高等难题。通过采用虚拟仿真和实时监测的施工控制技术、高空分段拼装和分级卸载技术,有效解决了悬挑达53.2米的超大跨非直角空间相交钢桁架施工技术难题。同时,项目团队还积极采用BIM高精度建模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为工程优质建设保驾护航。特别对于倾斜面外幕墙、大跨度大悬挑钢结构、桁架高空安装及变形控制等重要过程,采用BIM建模、实测技术及模拟定位指导下高空散装法施工,并将各专业全方位、立体化、有序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项目实施采用的“大悬挑劲型桁架结构体系高层建筑关键建造技术”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还获得了《“SMW”工法桩结合前撑式注浆钢管桩围护支撑施工工法》、《高强度预应力地脚锚栓安装、张拉、灌浆成套施工工法》、《钢丸砂漏卸载的施工工法》3项施工工法,以及一种具有防腐和阻燃性能的可拆卸风管支架、一种管线防火封堵结构、一种前撑式注浆钢管撑极限承载力检测方法、一种防腐和便捷的新型桥架接地应用等4项实用发明专利。

标准从高处立,品质从细节出。作为临港新片区科技城园区的首发项目,项目团队很清楚,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只有通过不断地精雕细琢、精细化管理,才能为临港新片区建设奉上精品满意工程。可以说,工程小到钢筋绑扎的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广大建设者的辛勤付出与汗水。在质量管控上,项目团队成立了质量难点专项攻关小组,坚持实施样板引路,依据验收样板制作标准展板,通过讲评施工工艺方法、邀请专家评测等举措,统一操作要求,经业主、监理联合验收达标后再进行建筑实体结构的施工,确保更好地实现“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管控、结果优质”。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面对更加紧张的工期和严峻的抗疫环境,项目成为了当时上海春节期间为数不多的不停工工地之一。项目部严格落实防疫各项要求,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加紧协调各类防疫物资,统筹疫情防控与施工生产,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管控。项目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开展“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党员先行”的募捐活动,将募集所得22000元善款交予临港公益基金会用于疫情防控。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项目部也积极联系,同步加快推进复工复产步伐,一辆辆点对点复工专车接来务工人员,一批批物资运至工地,确保施工进度。

匠心筑就品质,匠心更来源于每一位建设者。在项目部会议室,有这样一块党员责任区竞赛牌,上面亮出的是项目党支部12名党员的庄严承诺:“立足岗位、求真务实、多做贡献,查隐患、求质量、保工期”。他们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么做的。项目团队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工程建设实现“加速跑”助力。一千多个日夜,上海建工七建集团项目团队与广大建设者一道,在临港这片有着光荣艰巨使命的热土上奋勇拼搏,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现实,为临港新片区筑造了首座“鲁班奖”工程。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