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上观新闻:身穿防护服抢建!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33小时完成升级,新增8组抢救室

日期:2022-04-23     点击量:

4月21日凌晨3时,经过900名建设者33小时连续抢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完成升级改造并顺利交付。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天(4月22日)从建设方上海建工获悉,在原有方舱医院基础上,新国际博览中心W1和W2两个舱进行改造,使之具备更加完善的医疗救治功能,满足抢救、医技诊断、治疗等一系列需求。这一次,建设者们不只是佩戴口罩,还穿上了防护服。

新增8组抢救室

4月初,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交付使用,配备了1.5万张床位。该改造项目负责人介绍,在改造之后,两个舱各拆除三分之一床位,分别改造为4组抢救室以及库房、卫生间等辅助设施,跟进增设插座、照明、无线呼叫按钮、网络通信、摄像监控等功能性设施。

原有的四个库房被改造为护士站,并在东西两侧增设护士站,安装配套的插座、台盆、开水炉及网络等设施。改造完成后,两个方舱共提供8组抢救室以及2160张患者床位。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气温有所升高,最高气温逼近30℃。建设团队在勘查现场之后,对馆内的空调系统和布局进行优化。包括对需要启用的8台空调箱进行冷凝水管改造,护士站设置挂壁空调,内区抢救室设置立柜式空调,增设移动式空气净化设备,确保将室内各区温度控制在最适宜的范围。

在改造升级中,建设团队总共铺设了4万米电缆和网线,安装UPVC排水管等2300米,各类洁具灯具等800余套,空气消毒机100台,呼叫机、监控摄像头等450余个。此外,还在场馆外增设电源,供六辆CT、移动检验车等医技车辆使用。

身穿防护服赶工

和之前看到的方舱医院施工不同,工人们不只是佩戴口罩,还穿上了防护服。

从部署图纸设计到竣工交付,这个工程前后只给了33个小时。“在我们负责的54个方舱医院和隔离点项目中,工期紧张是普遍难题。”上海建工相关负责人坦言,但这一次却碰到了新的挑战。

接到改造任务时,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已经满员运作了半个月。在改造项目工人入场前,虽然经过严格消杀,但是存在着一定的恐惧情绪。

尽管许多施工团队从在沪重大工程项目赶赴现场,但劳动力依然短缺。十多位来自上海建工旗下二建、安装集团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冲锋,穿上防护服进入现场进行调度指挥。做好思想动员和防护交底之后,一线工人们也渐渐放下担忧,投入到紧张的施工。

在现场,可以看到工人们头戴医用面罩、身着密不透风的隔离防护服奔走在各区域间,进行拆卸、搭建、敷设、安装,转身、爬高非常不便,所耗费的体力是正常施工场地的数倍。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建设者不眠不休,24小时连续奋战,用数倍的体力与有限的时间赛跑。

由于防疫要求,场馆内厕所禁止使用,为了减少去场外临时厕所带来的防护服消耗,建设者在穿上防护服的这一刻,就做好了不吃不喝的准备,这个过程长达12小时,连续工作后,才“舍得”去休息区喝几口水、塞几口饭,又匆匆赶回,继续投入紧张工作。

4月19日18时20分,W1、W2舱内患者转移并完成消杀之后,建设者们迅速进入现场,投入施工;4月20日22时,改建工程基本竣工,4月21日凌晨3时顺利交付使用。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