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澎湃新闻:五月复工记 他们选择留下,“静止”近两个月的工地又热闹起来

日期:2022-05-27     点击量:

5月20日,上海浦东新区建筑工地复工复产首批白名单公布后,杨高中路(罗山路立交-中环立交)改建工程2标项目重启,229名建设者立刻投入复工复产中。

杨高路是浦东骨干路网中贯通南北的纵向通道,是2022年市级重大工程。目前,现场约80%工作面已复工,履带吊、曲臂升降车等大中型设备已正常投入使用,正在进行小箱梁吊装、钢结构吊装、钢防撞墙安装、钢结构焊接、承台钢管桩施工等工作。

周国河是上海建工项目经理,负责2标项目。复工不过几天,但他和同事们已经驻守工地闭环管理2个月。进场材料消杀。

进场材料消杀。

三月末进入封控

3月27日,浦东封控前一天,周国河赶回项目和同事们进入封控管理。不能施工,疫情防控成为工作重点,整个项目的管理人员基本都在现场,组织日常的核酸检测、解决吃住问题、安抚工人情绪。

封控之后,工人们闲了下来,看书、运动、练厨艺、自学修理水管和空调、互相理发,和家人微信视频聊聊天,青年工友还集体包饺子、过生日,生活和情绪总体稳定。

周国河介绍,工人们都来自外地,封控时间久了难免想家,如果接收地能开出证明,相关手续齐备,可以回家,不过这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选择留下参与复工。

复工前,工人们的核酸、抗原检测采取“2+2”模式,一天抗原加核酸,一天两次抗原。生活区设有隔离间,4月初发现一例阳性病例后,该病例及其密接立即被转移到隔离区,一人一间房,然后联系街道和疾控转运,所幸没有造成扩散。

5月初,随着上海疫情形势好转,项目开始递交复工的申请材料,“申请表需要施工单位、业主、街道、质监站、建交委等7家单位盖章,一步步走下来蛮花时间的。”周国河说。

申请复工的同时,在浦东建交委、重大办的支持下,施工需要的混凝土构件、钢结构进场、运输车辆通行证也在同步办理,确保复工之后顺利施工。

工人们也提前做好复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消杀、设备开机预热和维护保养。项目部对各工区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排摸,组织了复工防疫交底会,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开展交底教育。

复工复产,点对点上下班

5月20日,浦东新区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白名单公布,“静止”近两个月的工地再次热闹起来。周国河的工作从疫情防控,转移到现场施工安排和疫情防控两手抓,根据现场情况协调人员、设备和材料。

施工有序展开,工人们早上7点半开工,下午5点收工,“考虑到很多居民封控在家,为减少打扰,施工都安排在白天进行。”

工人们点对点上下班,从生活区到施工现场,距离远的由中巴车早晚接送,距离近的由管理人员带队往返,进入工区前需要扫描场所码,递交工区进门单。“有组织的,坚决杜绝工人随意乱跑。”周国河强调。

复工之后,疫情管控升级,工人需要每天进行一次核酸、两次抗原,只要离开生活区就需要佩戴N95口罩。工区大门设置有24小时值班人员,利用数字哨兵、电子围栏、监控探头等把好门。各类物资进行消杀才能进场,材料设备等运输车辆进场后立即在车门车窗处张贴封条, 司机及随车人员全程不下车。

从3月27日进入工地,度过2个月的集体生活,周国河觉得这是一个从适应到融入、改变的过程,“原来和大家是同事关系,现在慢慢变成同事加兄弟的关系,增进了交流和感情,这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在这里,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工作都要做好。”他说,“不管是项目工人还是外面社区居民都挺艰难的,还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吧。希望上海早日战胜疫情,早日解封,我们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

杨高中路(罗山路立交-中环立交)改建工程2标项目起点为云山路西侧,终点为中环立交,全长1.7公里,原本只有地面道路,现在增设高架桥,机动车双向6车道,原计划于2022年底竣工。周国河说:“受疫情影响,工期延误,但我们争取尽早完成改建目标。待项目完工后,将大大缓解杨高路段的交通拥堵情况。”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