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丝路新观察:打造有温度的建筑,上海建工以高标准助力塔什干新城建设

日期:2022-09-05     点击量:

丝路新观察全媒体、乌兹别克斯坦中国企业商会在上合峰会前夕共同主办《中企巡礼·上合撒马尔罕峰会特辑》系列报道,本文为第四篇。

“我有种感觉,我们好像来到了迪拜。”走在乌兹别克斯坦(简称:乌国)首都塔什干市的塔什干新城公园里,身边的同事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2018年时,这片区域还是低矮的平房,属于市中心的棚户区。乌国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曾承诺,要将这片区域打造成首都新城区,并取名“塔什干新城”。短短数年后,这里已成为整个中亚地区颇有名气的网红城区,也是近年来乌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建设有温度的乌国国际金融中心

塔什干新城规划区域内共有6块地块,占地2100万平方米,其中第6号地块按照规划将被打造成乌国国际金融中心,该地块将建设乌国三家银行的总部办公楼。

2019年4月,来自中国的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建工”)正式与三家银行签署工程总承包合同。这三座办公楼将由上海建工负责整体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工作。

“这三座大楼作为未来乌兹别克斯坦的地标性建筑,上海建工能够承接该项目,充分显示了乌方业主对我们的认可和信任。相应地,上海建工也没有让业主失望。我们充分发挥自身在超高层建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努力呈现出让各方满意的作品。”上海建工驻乌国代表处总经理庞声建表示,该项目可以说是中乌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案例。

据悉,三座大楼高度分别为159米、142米和135米,分别为33层、26层、26层。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抗震等级达到九级。

庞声建解释道:“抗震九级这在世界范围内也较为罕见。因为乌兹别克斯坦处在地震活跃带,业主在这方面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自身在建造技术方面的优势,满足业主要求。比如在墙体连接处安装抗震阻尼器,可有效释放地震波,增加抗震等级。此外,在混凝土结构中额外添加钢结构增强建筑强度。”

上海建工驻乌国代表处项目副经理顾晛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我们希望建造出有温度的建筑。为此,上海建工在大楼设计之初便仔细研究乌国历史、文化,并结合业主自身的特点对每栋大楼进行了专门设计。

“在弧形的玻璃上雕刻出具有乌兹别克斯坦风格的装饰图案,再结合当地一些宗教建筑的建造特点对大楼的四个角进行装饰。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让大楼不再是一个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壳,而是有温度、有人文气息的建筑作品。”顾晛说。

据悉,上海建工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建筑行业领先企业,六十余年来,上海建工多次刷新中国乃至世界工程建设史上的纪录,奉献了众多工程精品,包括超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公共文化体育工程、工业工程、环保工程等。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担了近两百项工程,其中,承建的埃塞俄比亚格特拉立交桥、巴中友谊中心等项目多次荣获境外工程“鲁班奖”。

中国标准助推乌国建筑行业升级

独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乌国政府禁止建造高于20层的建筑,致使乌国建筑行业缺乏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标准、建造能力和相应的建筑材料。

庞声建说:“这三座大楼均为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设备。该项目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乌兹别克斯坦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其国内建筑行业标准,培养当地工程建设管理人才和推动当地建筑材料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均有一定贡献。”

他举例说,大楼建设所需的C60型号混凝土起初乌国各家混凝土供应商均难以生产。在与当地近20家供应商接洽后,最终与一家当地供应商联合实验生产出了符合标准的混凝土。该供应商也实现了该型号混凝土的稳定生产,每天可提供1000立方混凝土。

据悉,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已累计为当地社会创造了数千就业岗位。在项目建设高峰期聘用了超千名当地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此工作。目前,仍有超600名当地雇员参与该项目的建设。

我的子孙后代也会以我为豪

娜塔莉娅已经在该项目工作近3年,她从项目规划设计之初便以翻译的身份参与其中。尽管是女生,但她仍然每天在施工现场来回奔波。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她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建筑施工管理经验。

“我们国家从来没有过这么高大的建筑,能够参与其建设,我感到非常自豪。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告诉我的后代,我也参与了这些大楼的修建。想必他们也会以我为豪。”娜塔莉娅笑着说,尽管现在更多时间在办公室工作,但还是会时常怀念在工地的生活。

她说:“在这里工作我感到很开心,和来自中国的同事相处也很愉快。不管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我们会一起逛街、吃饭,冬天还会一起去滑雪。每逢节日时,我们都会一起庆祝。中国新年和乌兹别克斯坦古尔邦节都带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施工现场看到来自中国的建筑工人朱幸福大哥时,他正在和一名当地翻译开心地聊天。尽管因为疫情已经快两年没回家了,但是他在异国他乡并未觉得孤独。他交了一些乌国朋友。“两个同样热情好客的民族可以相处得很好,中乌友谊万岁。”他和身旁的朋友相视一笑道。

他还告诉记者,新冠疫情之下在海外工作并不容易,好在公司的各项防护措施和对员工的关怀很到位。上海建工甚至专门从中国请来医疗专家指导防疫工作,为员工提供医疗服务。

据悉,目前,三座大楼主体建造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有序进行内部装潢。预计2022年底大楼可交付业主使用。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