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决定企业能走多远。作为一家有使命感的企业,上海建工秉持“和谐为本、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始终践行为国家谋富强的担当、为企业谋发展的使命、为职工谋幸福的责任,保持从承包商向服务商转型的战略定力,把发展中的“坎”变成向上的“梯”,把握发展主动权,于风浪中从容前行,不断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 2022年,上海建工以2810.55亿元营业收入,连续3年入榜《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321位,较上年上升42位,排名“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第8位,以更大规模体量、更高行业地位、更深品牌影响力,为未来赢得充足发展空间。 把握战略机遇 勇立时代潮头 上海建工将上海城市基因融入发展血脉,69年来凭借一次次创新求变勇立潮头,不断修炼内功,以实力获得市场尊重。发挥传统优势,“建筑施工、设计咨询、房产开发、城建投资、建材工业”五大事业群协同联动,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强化创新策源,“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六大新兴业务亮点纷呈,成为绿色引擎驱动转型升级新动能。中共一大纪念馆、北外滩“世界会客厅”、花博会场馆、上海天文馆等“城市名片”如期竣工交付,北横通道西段、两港大道、轨交14号线等重点民生交通项目高质量建成通车,上海建工在提升城市服务能级中彰显“中国建造”品牌美誉度、在服务民生高品质生活中彰显“上海服务”品牌感受度。 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城市群、都市圈、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上海建工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勇当行业排头兵和先行者,有序推进“1+7+X”国内市场战略布局,围绕社会民生需求,把投资、设计、建造、运维、更新等一体化的服务优势带到全国,争做各地城建子弟兵和主力军。宁波中心、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青岛中远海运大学、天津国家会展中心配套、南昌万寿宫、武汉恒隆广场等标志性工程迎来重要节点,武威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核能项目现场安装施工及单机调试告捷,青岛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轨道系统由设计施工延伸至维保阶段……随着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国化市场成为稳增长重要基石。 科创驱动发展 服务提升价值 作为“智慧运维”标杆工程——上海图书馆东馆,是全球世界级城市最大的复合型公共图书馆,上海建工在此项目中运用自主研发的智慧建造与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顺利实现建造到运维的BIM模型转化,以数字孪生技术开展大型图书馆智慧运维的实践,属行业首次。 以技求远,以新求变。上海建工瞄准行业科技前沿,把“双碳”目标、新能源、新基建、数字中国、国家大科学装置等重大任务,转化为科研项目课题任务清单,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引领建筑产业现代化。作为“智慧建造”的标杆工程——西湖大学,上海建工的工程师们广泛应用5G、AI、物联网等数字化建造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竣工交付到数字化交付与数字化运维的转变。 在“常怀利他之心、提升服务能力、源自内心自觉”服务商文化的指引下,上海建工不断做大区域“朋友圈”、完善产业“生态链”,以全产业链整体优势彰显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加快向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型。新成立的环境科技公司,在向土壤修复行业标杆企业道路上阔步迈进;在上海临港挂牌的智慧营造公司,为新片区建设再添战斗力;“营造商”电商招投标平台上,52000多家分供商与上海建工全产业链协同服务众多合作伙伴。 牢记国之大者 坚守为民初心 国有企业要在新时代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更大作用。上海建工坚持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做出更大贡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6年来坚持捐资安徽庐江建工希望小学,在雪域高原打造的西藏亚东县小康村示范村已成为口口相传的建设样板,建成“老挝有史以来最好的移民安置村”,南部非洲最大援建项目津巴布韦新议会大厦赢得各界广泛认可。 在疫情防控“大上海保卫战”中,上海建工组织动员一切力量、调集一切资源、克服一切困难,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完成上海全市59个防疫应急保障项目施工,合计提供总床位数近8.7万张,占全市总床位数近三分之一,圆满完成金山方舱医院的运维管理和服务保障任务。一个多月的非凡战斗历程中,集团下属20多家单位3.3万余人次参建,总建设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展现了上海建工人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使命必达、同心守沪的坚强决心和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