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位于上海市黄浦区160街坊内的百年老建筑终于补上了缺口,实现了围合。该建筑是新中国上海市政府大楼,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它始建于1914年,竣工于1922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和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市民更习惯称呼它为“上海老市府大楼”。 由于历史原因,该楼在建造过程中未完成围合,留了一个L形的缺口。此次L形缺口的围合正式弥补了该大楼百年前初建时的遗憾。施工方介绍,由于该大楼原体是砌体结构,而新建的楼是钢结构。为了实现新老建筑的贴建,且不破坏老建筑,项目部在连接部位设置了变形缝,通过新建一座钢框架结构的环形扩建建筑与老市府大楼连接形成围合形态。 据悉,建成后的老市府大楼地上面积42000平方米,70%将用于办公,30%将是文化和配套商业,同时还有三层地下室,拥有近三百个车位。围合庭院广场将是一个公共空间,对市民开放。预计2023年底将基本完成修缮建设,部分区域对社会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