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虽然厄立特里亚(以下简称“厄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只有两年多,但“一带一路”倡议却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让四川路桥、上海外经等企业纷纷立足融入当地,默默深耕厄特十多甚至几十年,积极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让厄特这个国家和人民受益匪浅。 蜀道集团厄特指挥部副指挥长池祥成说,厄特是非洲最为年轻的国家之一,1993年独立后立刻与中国建交。今年也是中国与厄特建交30周年。两国关系源远流长,特别是在十八大之后,中厄关系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双边关系迈入了新时代。2021年11月,厄特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蜀道集团下属核心子公司四川路桥始终秉持着“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从20世纪60年代起,四川路桥便开始积极布局非洲市场。1995年开始,在厄特布局相关业务。如今,已经成为在厄特时间最长的中资企业。 池祥成指出,厄特加入“一带一路”虽然只有两年,但“一带一路”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却不止两年。噶特来公路、马萨瓦海堤路、科技学院教学楼、农业种子仓库等20余个项目都是四川路桥修建的。这些工程完工以后,当地居民有了便捷的出行道路,学生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楼。此外,中国政府还援助了医院,拥有现代化设施的门诊大楼和住宿病房,都让厄特人民体验到了中国温暖,也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四川路桥厄特办事处副主任管小兰告诉记者,从设立办事处,承接第一个项目之初,四川路桥就秉持着“干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拓一片市场”的理念,通过积极参与厄特市政基建工程,与厄特政府和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打响了四川路桥在厄特的金字招牌。四川路桥还通过基建项目介入资源,通过资源进行开发,实现综合建设的扩展,并顺利在2014年进入厄特能源矿产市场,2022推广农业种植项目。如今,四川路桥在厄业务主要分为矿产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示范种植三大板块。其中,矿产投资建设板块是在厄特市场的亮点,主要有克尔克贝特金、铜、锌多金属矿,阿斯马拉铜金多金属矿以及库鲁里钾盐矿。 管小兰表示,四川路桥在厄投资将超过10亿美元,每年为厄特国民创造就业机会超5000人次,向厄政府贡献税收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待矿山项目正式投入生产后,四川路桥在厄特产业将占据该国经济总量的30%以上,将极大促进厄特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此外,四川路桥农业示范种植基地项目,将研发一批适应厄特人民和市场的高经济、高科技农产品,并创新土地浇灌方式,以此助推厄特农业现代化。 上海外经集团厄特分公司总经理王日升介绍说,上海外经2010年首次进入厄特市场,先后签订了机械设备供货合同,涉农工厂项目群、马萨瓦电站扩建项目、阿科达特公路项目等EPC合同,收购扎拉矿业公司60%的股份并承担科卡金矿的建设和运营,业务覆盖设备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配套及能源矿业等多个领域。扎根厄特十余年间,形成了上海外经首个“投建营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的海外根据地市场。上海外经在厄项目的开展也拉动了厄特原材料市场、劳动力市场、货物贸易、运输物流等各方面的需求,十多年累计采购当地材料、设备及服务数千万美元,扎拉矿业和上海外经厄特分公司成为当地利税“大户”。上海外经广泛雇用当地劳工,尽可能采用当地队伍,并实现属地化经营,各项目累计雇佣当地劳工超千人。 记者在厄特新闻部、能矿部、农业部、卫生部等政府及学术机构采访时,谈到中企对当地影响,这些部门的官员和学者都对四川路桥、上海外经等中企伸出大拇指。 四川路桥厄特办事处的岳彩军说,四川路桥在厄特家喻户晓,当地官员经常说:“我们希望四川路桥能够继续深化与我们的合作,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带给厄特人民。” 王日升称,上海外经在厄特政府和民间都享有很好的口碑。记得在2011年12月,厄方采购的首期设备顺利运抵马萨瓦港,浩浩荡荡的机械和车辆队伍从港口驶往首都阿斯马拉,受到沿途居民夹道欢迎和当地媒体高度关注。科卡金矿项目作为厄特境内首个由中资企业投资建设的矿山项目,不仅荣获工程建设领域最高荣誉——鲁班奖(境外工程),还被厄特能矿部授予卓越成就奖,经常被厄方拿来作为管理其他矿业项目的样板。 厄特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耶麦尼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让厄特以及整个非洲大陆都很受益,下一步,期待“一带一路”与厄特国家发展规划更好地对接,期待借助“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春风,大力推动中国在厄特基建、港口、新能源、矿产等领域的投资,特别是促进包括厄特在内的区域互联互通网络建设,助推厄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让厄特国家和人民享受到“一带一路”的更多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