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花开如海,上海市政总院昨天在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报告厅举办了“新质对话:SDG与ESG国际背景下城市精细化设计交流论坛”,同时庆祝其成立七十周年。 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在SDG与ESG框架下,如何推动城市精细化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上海乃至全球的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徐汇区作为上海的文化与生态核心,其美丽街区更新项目成为论坛讨论的焦点。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政总院专业总工程师钟律担纲学术主持,钟律作为城市更新资深专家,在论坛中提出:“城市不仅是人类居住的空间,更是文化与自然的交汇点。她引导与会者深入探讨了如何将SDG与ESG的原则和理念如何通过创新思路和行动方案,支持城市更新和美丽街区的建设与管理。论坛上,多位报告人展示了他们在城市更新、公园绿地建设、全龄共享街区打造等方面的经验成果与细节分享。 作为论坛主旨报告,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云分享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国际背景,并探讨了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借鉴上海手册和上海指数等国际合作成果,构建适用于中国的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他的报告强调了这些评价工具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实践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作用,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见解。 上海市政总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中心主任付苏晨以“面向未来的精致街区”为题,介绍了徐汇区提出一项全面的规划设计导则,旨在打造具有未来特色的精致街区。该导则基于“人民城市”的核心理念,强调全要素、精细化、人本化的管理标准,以满足市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徐汇区的精致街区导则展示了一种前瞻性的城市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环城公园带是上海“十四五”建设公园城市、实施市域生态空间的重要载体。在上海市政总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郑毓莹看来,一个公园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对环境的态度和价值观,而其演进也象征着我们与自然关系的不断调整和深化。环城生态公园带(徐汇段)秉承建设“公园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全龄友好”理念宗旨,把“公园20分钟理论”照进现实,在环城林带的基础上,创新将公园打造成自然学堂,不仅使公园成为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还成为一个教育和启发思考的场所,形成自然与艺术对话的“西岸自然艺术公园”。 在圆桌对话环节,专家们围绕“一座城市要拥有‘SDG和ESG’气质需要做什么?”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不仅分享了城市在实现SDG和ESG整合中的创新做法,还促进了跨学科合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策略、解决方案和绩效评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