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上海普陀:这所教育部直属中学,正在普陀建设高品质校园

日期:2025-01-23     点击量:



在上海市中环真北路入口匝道附近,华师大二附中普陀校区新建项目的施工现场,不见尘土飞扬,但见井然有序。日前项目内部分单体已实现结构封顶,项目整体将于2025年底完工。预计2026年9月将正式迎来新生入学。

这所教育部直属示范性高中正在普陀区建设高品质校园。比肩办学品质,项目施工单位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引入了多项独创技术,不断锤炼建造工艺,一手“变空间魔术”打造“空中操场”,一手“抓数字孪生”高效“智能建造”。

一个涵盖教学、办公、住宿、剧院、综合体育馆的高品质校园渐次呈现,有“颜值”更有“研值”。


利用“空间魔术”打造“空中操场”

走进项目工地现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腾空而起”的“空中操场”。巨大的钢柱、错综的横梁交织盘旋,竟然“撑”起了一个“空中操场”。这样的“空间魔术”是如何实现的?

这场“魔术”的最大难点在“吊装”。“4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要架空到10.2米的标高处,支撑架构跨度大,项目采用了‘大箱体钢柱+大跨度H型钢梁’构件,这给施工的吊装带来了极大难度。”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华师大二附中新建项目部常务经理沈健举例介绍,“最大的一处跨度足足有32米,重量达22吨。”

“在施工吊装上,项目部通过前期BIM技术进行钢结构节点深化,对构件进行合理分段,采用了地面组合整体吊装和高空散拼相结合的施工技术确保质量和进度。”沈健进一步举例,“就是针对在塔吊起重承受范围内的大型钢梁采用地面拼装焊接好后,再整体吊运到空中进行固定安装,针对另一部分超出起重范围的钢梁则采用搭设胎架,将钢梁分段吊运至胎架上后逐段进行高空拼装焊接施工。”

据介绍,“空中操场”打造好后,田径场下方的两层空间内设有羽毛球馆、篮球馆、游泳馆等各类体育活动综合空间,以及停车场,在有限空间内实现了土地的三倍高效集约利用。此外,通过竖向交通与校园内其他周边公共空间实现了紧密相连,营造和谐共生的运动休闲环境。


抢抓“数字孪生”实现“智能建造”

推动智能建造发展,是建筑高质量发展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在华师大二附中普陀校区新建项目里也可见一斑。

预制叠合板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使用广泛,预制构件粗糙面的深度等参数直接关系到部件连接的质量。“传统的预制构件粗糙面检测主要依靠目测、人工应用测量工具进行检验,检测效率低,容易出现误差。”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工程研究院装配式建造所所长助理沈浅灏介绍说,一旦出现误差,就会导致后期的修补返工,增加成本。

如今,项目试点应用了“预制构件粗糙面质量智能检验系统”这一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影像设备采集预制构件图像,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解算,形成预制构件的高精度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对预制构件粗糙面的智能检测,可大幅提升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预制叠合板粗糙面检测效率,预计智能系统提升检测效率可达20%。沈浅灏介绍,预制构件的数字化检验在提高检验效率之余还有助于提升预制构件连接质量,保障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连接性能,降低建筑安全质量隐患。

据介绍,华师大二附中于2022年开始筹建普陀新校区。其新校区项目是普陀区“十四五”基础教育基本建设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也是推进教育资源布局优化的关键性项目。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