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党建网 2014-03-13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党支部是最基层的一级党组织。如何把项目党建转化为工程建设管理优势和企业发展优势,上海建工下属的一些项目党支部进行了有益探索。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按照建工党委提出的“针对施工一线队伍结构的新变化,进一步拓展项目党建的工作内容,并创新项目党建的组织体系,在新的起点上搞好项目党建工作”总体要求,以融入区域性大党建为目标,联合业主、监理、派出所、区城管、居民区等单位,通过党建联建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推进“一站式”管理服务,形成思想共育、资源共享、责任共担、难题共解、和谐共创、多方共赢的联动机制和工作格局,为丰富区域党建、推进和谐社区提供了一定借鉴。 尚汇豪庭项目毗邻徐汇区中山西路、宜山路、华石路。该项目体量大,有20幢多层和高层以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是一个集高层住宅、多层洋房于一体的大型高端住宅项目。周边居民区集中,居住和来往人口数量多,工程建设影响面大。工地临时党支部从2013年6月成立以来,围绕“工程和党建”两个品牌,通过注重策划、建立平台;注重实效、发挥优势;注重服务、构建和谐;注重文化、发挥引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注重策划,建立党建联建平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四建集团党委根据市委组织部、国资委和上海建工党委的要求,在“拓展项目党建新路径,主动融入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上形成了共识,并进行了系列策划。 一是两家党委对接策划。工地党建联建工作在四建集团尚在探索摸索阶段。作为试点,得到了徐汇区建交委党委的关心和支持。早在2013年2月,四建集团党委就与徐汇区建交委签订了《共建协议》,根据协议,四建集团以尚汇豪庭项目为试点,通过成立工地临时党支部方式,优化丰富在建工程管理手段,实现区域联动、资源共享,探索加强和改进区域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措施,从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同年4月,徐汇区建交委党委书记夏颖秋等人来到工地,与四建集团党委领导共商工地党建联建试点工作,双方就完善工地党建联建方案、整合党建资源等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工程建设管理优势”主题进行了讨论,还就通过“党建联建,携手织就共建机制;共推‘双优’,建楼育人树立形象;共建共享,构建和谐满意工地”等进行了精心策划,并形成了共识。2013年6月28日,徐汇区建交委党委正式发文,同意成立“中共徐汇区尚汇豪庭项目工地临时支部委员会”,并召开了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 二是临时党支部进行策划。临时党支部整合了业主、监理、城管、派出所、区质监站、田林街道、华鼎居民区等七家单位的党组织资源,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工作制度,发挥了整体优势。但如何围绕工程建设开展工作,是各方需要探索的。临时党支部成立之初就召开了支部会议,就聚焦重点,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努力提高工地建设水平;关注民生,发挥群众工作优势,努力化解工程涉民矛盾;创新载体,发挥条块资源优势,努力构建和谐工地环境等进行了策划,5名支委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工作职责。 三是条块部门开展策划。徐汇区建交委对临时党支部工作十分重视,区建交委党委组织科科长带领田林街道总工会等相关部门领导到工地,按照临时党支部部署的总体工作,就党建联建具体工作展开策划,明确了2013年下半年系列活动主题、活动责任部门、活动责任人和活动时间节点,并以表格形式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使各项活动有计划、有负责、有落实、有推进。 二、注重实效,发挥党建组织优势 临时党支部的一项主要工作目标就是联合、凝聚各方党建资源,凝心聚力形成合力,发挥党建组织优势,深化创新争优活动,共创“工程和党建”两个品牌。如何围绕工程建设,开展有效的活动来创建品牌,是一个载体和抓手。 一是开展立功竞赛,为工程建设锦上添花。立功竞赛活动素有“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的作用,是党建联建工作的有效载体,也是促进工程建设的有力抓手。以往立功竞赛活动拘泥于“围墙内是一家”的观念。如何延伸为“墙内墙外是一家”理念,临时党支部进行了有益探索。临时党支部在赛前与各参赛单位进行了充分协商,立功竞赛活动范围除了总包和分包外,还扩到了业主、监理、投资监理等单位。并将四建集团的“精品先锋”精神有效地融入到了区域党建中。于是,一个以“铸精品先锋,为徐汇添彩”为主题的工程结构施工阶段立功竞赛在工地全面展开,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竞赛氛围。 二是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为区域党建丰富内涵。尚汇豪庭建设单位负责人曾说过,“对于业主来说,长期以来头疼的问题是工人的工作积极性问题。工人对工地没有归属感”。针对这个问题,临时党支部成员深入到施工一线,了解工人生活和工作情况,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利用工地党建平台,为奋战在工程一线的农民工兄弟送去温暖和关爱,以充分调动各专业分包的积极性。从2013年9月举办的中秋之夜赠送月饼、放映电影活动,到送来了以“关怀驿站”为内容的计生知识宣传版面;从发放法制宣传小册子,到举办“施工劳动防护用品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法制讲座等,丰富了农民工的业余生活。这些活动无不透出对农民工兄弟的关心和关爱,把温暖送到了农民工的心窝,得到了农民工的称赞。工地农民工袁志远说:“我真佩服党员们的工作和耐心,我被他们的真诚所感动,开始慢慢与他们交心。中秋佳节收到了月饼,使我第一次在上海有了家的感觉”。 三、注重服务,构建和谐工地社区 在建工程一个显著特点是由于其开放性,使其与社会、与周边居民的关系更加密切,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市民和项目周边居民利益,努力做到施工不扰民或少扰民。尚汇豪庭工程就是这样一个工程,社会关注度很高。在工程建设中,临时党支部肩负起了一种社会责任,努力构建和谐工地、和谐社区。 一是实施环保文明,减少对周边社区影响。临时党支部在做好“泥浆不外流、轮胎不沾泥、管线不损坏、扬尘不超标、搬运不扰民、作业不违章”的同时,凡夜间施工提前向居民做好告示工作,以取得居民谅解。同时还高起点策划安全文明施工方案,争创区级、市级文明工地,以营造文明、和谐的工地氛围,以获取居民更多理解。 二是加强沟通工作,做到“围墙内外是一家”。多一个沟通渠道,少一道矛盾对垒。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居民反映集中的“声光尘”污染等问题,除做好文明施工、节能环保外,还发挥临时党支部整体优势。临时党支部支委、华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等人,多次召集附近居民开座谈会,就居民关心的噪音、扬尘、房屋结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沟通。还向居民代表出示了有关单位的检测数据。临时党支部常务副书记何斌说:“沟通是项目管理的润滑剂,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就没有和谐。我们在与居民的沟通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从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理解。”附近居民王小姐说:“我家附近的扬尘没有那么多了,机器声也不会在睡觉时把我吵醒了。临时党支部为民做了实事。” 三是利用自身优势,为民排忧解难。有些事对于居民来说是难事,但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却是“举手之劳”。利用临时党支部平台,项目部积极与周边居委会联系,力所能及地为周边居委会做一些维修工作,如整修花园、重铺道路、清理枯树、运输绿化土等,得到居委会的认可。最近,田林街道华鼎广场业委会及华鼎居委会联名向项目部赠送了“实事惠民、排忧解难”的锦旗。 四、注重文化,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文化点亮心中的灯。上海建工集团领导曾经说过:“企业文化建设要主动适应集团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而项目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施工企业的软实力,而且还是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并发挥作用的关键。工地党建品牌需要项目文化品牌来支撑。临时党支部在人本思想转化为文化优势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是开展“双月之星”评选,使项目文化“人格化”。从2013年5月开始,开展了“双月之星”评选活动,让先进员工的“闪光点”闪光。评选结果张贴在工地宣传橱窗内,以提高参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至2014年2月,共评选出了5位为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先进员工,这些员工分别来自总包、业主、监理等单位。通过评选“双月之星”活动,在工地营造了创先争优、学习先进、树立典型的良好氛围,以集聚正能量,打造工程和党建品牌,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目标。 二是建立职工书屋,丰富职工精神生活。有人说“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职工书屋是一种发挥文化功能、以文化凝聚人心的载体。经过酝酿和策划,徐汇区建交委工会、田林街道总工会和四建集团工会三方在尚汇豪庭工地举行了“爱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捐书仪式。三家工会组织向临时党支部赠送了包括法律法规、武打、侦探、健康养生等种类的300多本图书以及各类碟片。一种书香气息开始在工地散发。 三是出版工地简报,实现信息共享。为围绕工程建设、整合党建信息资源、实现工程信息共享互动,从2013年7月始,临时党支部每月出版一期工地《简报》。《简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开设了“领导关心、立功竞赛、工程动态、项目文化”等栏目。并以QQ、邮箱等无纸化形式发送到临时党支部每个党员。《简报》的出版,得到了徐汇区建交委、区质监站、建设单位、田林社区(街道)党工委组织科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并提供了各类信息。《简报》的沟通和桥梁作用日益凸显,受到了各方重视和徐汇区建交委领导的好评。 从工地围墙内部走出,延伸到地域之外;从区域党建“理念渗透”的探索,到“互动合作”、“互利多赢”的“一站式”管理服务尝试,尚汇豪庭项目党建联建进行了有益探索,其实例编进了“徐汇区区域化党建案例汇编”一书,华东政法大学学者还对其进行了点评,认为,临时党支部成为了各方信息沟通、矛盾调解、利益协调的中介和桥梁。并将政府管理部门条块式、分隔化的管理整合起来,推进“一站式”管理服务,大大降低了社会服务成本,优化了社会管理方式。 当然,徐汇区尚汇豪庭项目工地临时党支部工作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到2016年工程结束还有2年多时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地开展“一站式”管理服务,以党建全覆盖的张力创出总承包的集成优势,实现创新提升,品牌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蔡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