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交流

上海建工集团坚持“四台并举”抓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日期:2014-06-16     点击量:

2014-06-12 16:49:30 来源:企业党建参考报 访问量:2624次


  ■ 通讯员 王春银
       多年来,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通过“搭平台、摆擂台、给舞台、筑站台”,在实践中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目前,集团中层干部队伍中,“60后”已经成为主体,“70后”干部达到一定数量,“80后”干部开始冒出。
       搭平台
  以重大工程为主渠道,在实践中培养干部
  建工集团最大的优势是参与重大工程建设,每年承担的上海重点实事工程要占到60%左右。一方面,集团抓住机遇,发展自身,另一方面,利用这一平台,坚持“一个导向、一个理念”,推进年轻干部健康地成长成才。一个导向,就是把重大工程建设作为培育优秀人才的主渠道;一个理念,就是始终坚持“建一流工程、育一流人才”。注重让青年同志“滚一滚”,把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到经营生产第一线锻炼。集团党委明确规定,凡新进施工企业的高校毕业生,一般都要放到工地现场锻炼。注重让老同志“带一带”,结合年轻干部职业生涯规划,设立“导师带教制”,安排经验丰富的同志进行师徒带教,签订协调,明确目标,兑现奖惩。注重项目设台阶“压一压”,一旦发现是好苗子后,有意识地对他们早培养,早压担子,通过设立“见习制”、“助理制”等岗位锻炼,工作出色的,再逐级挑重担。集团有不少优秀年轻干部,就是从项目经理助理、项目经理等基础岗位培养后,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担当更大的责任。
  近年来,集团加快开拓外地和境外市场,目前经营生产的份额占到三分之一左右。为此,集团党委积极鼓励年轻干部带头“走出去”,增长胆识、积累经验。不少基层的施工单位也把这一条作为选拔年轻干部的优选条件或硬性规定,涌现出费跃忠、黄震、刘振鹏、田哲、李琰等一批开拓外地市场的领军人物和项目挑头人,并在各个重点区域市场取得不俗的业绩。
  摆擂台
  以竞聘上岗为主方式,在比试中助推年轻干部
  “公开选拔、民主推荐、履职答辩”已经成为建工集团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方式,先后组织过26家企业、120场次的竞聘或选聘答辩会,参加过的人数达到250余名,这其中年轻干部占到了七成左右。集团坚持公开岗位、公开职数、公开任职条件,面向业内乃至社会张榜告示,有的单位还采取多人竞争等方式,通过跨企业的交流和业外引进,推进优秀人才的市场配置。年轻同志思维活跃,专业知识扎实,敢于接受挑战,这方面的优势充分得到展示。近几年,集团更多的是走群众路线,通过召开民主推荐会,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通过组织答辩会,由个人陈述应聘报告和公开答辩,接受专家评委和职工代表评委的评判,也使许多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青年后备人才被挖掘出来。
  为了稳妥有序推进各层级干部竞聘上岗,集团采取由点至面、由易至难、由表及里等方式,从试点向多层面推开,从助理、副职等岗位向主要经营者岗位延伸,从经营者群体向关键管理岗位干部逐步覆盖。集团党委明确,凡各子公司领导班子任期届满,都采用这一方式,进行述职考核、择优选聘,实现难点突破。在竞争性选拔人才从各级经营者群体全面推进的同时,集团和各子公司也有条件地在一些关键管理岗位干部中逐步覆盖,尤其对两级企业核心层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也普遍采用这一方式。近几年来还从集团高管层面先后尝试集团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及多名总裁助理、副总裁等岗位的择优选聘,为建立完善科学的竞争性选拔干部机制、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累了有效的经验。
  给舞台
  以多岗位锻炼为重要手段,在选拔交流中用好年轻干部
  近年来,建工集团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做强主营业务,加大地域结构调整,推进各产业板块协同发展,并结合各级领导班子整体性的新老交替,保留一定的组织配置方法,以适应对部分单位领导班子的调整中交流一批领导干部。集团所属23家主业单位中,近几年有14家单位18名正职领导进行过交流,而且大部分是年轻干部得到了选拔。集团生产经营部四任的主要负责人均先后担任所属子公司的主要经营者,不断积累基层工作经验。集团有多名高学历的科技干部在设计咨询、工程研究等专业单位担当重任,进一步提升在领导和管理企业的能力。为加强上市公司内控和投入、财务管理,集团又从基层选拔了多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干部到面上主持条线工作,他们比较年轻,管理上有优势,加强了总部经济转型和管控力。
  筑站台
  以教育培训为重要途径,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
  年轻干部的成长,如同人生驿站,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尤其是注意自身不断的学习充电。着力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多年来,集团党委通过干部培训中心(前身为建工党校)将干部专题政治轮训作为主体班次,针对形势和任务,集中一个时期开展一项主题教育,组织好每年的专题培训,对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有较大的帮助。集团党委还将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作为常设班次,每年组织1~2期,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已开办了28期,培训后还有撰写调研课题的跟踪培养任务。集团持续三年的“千人培训计划”,明确以年轻干部为重点,既有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又有岗位专业知识、相关拓展知识的培训,还包括实践锻炼、跟踪考察等。充分利用在建的重大工程建设、重大区域开拓等优势,通过“种子工程”加快构建人才高地,集团所属施工企业已向上海中心大厦项目输送10余名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学习工程总承包管理经验,收到一定实效。
  刊载于2014年6月16日《企业党建参考报》第625期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