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交流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业务“走出去”,党建也要“跟上去”

日期:2014-08-01     点击量:

文章来源:上海市国资委 发表时间:2014-08-01 
     上海基层党建网讯    近年来,上海建工七建集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经过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京津、俄罗斯圣彼得堡为主的重点区域市场的发展格局。在逐步实现由“走出去”到“走进去”、由“经营项目”到“经营城市”的的转变中,七建集团党委同样面临着党建工作需要“走出去”的新课题,他们试图在“支撑、服务、培养”上寻找答案,努力与之相适应。
      重支撑,“志远者俱乐部”应运而生。要实现“走出去”和“走进去”,必须在思想上形成统一认识。集团党委层层组织动员,力求取得共识、形成合力。在实施“走出去”的起步阶段,集团党委要求迅即成立“志远者俱乐部”,为有志员工搭建锻炼和成长的平台。在集团层面,开通“领导干部与职工网上交流”,组织与骨干“面对面交流谈心”,通过召开俱乐部专题会议、举办俱乐部会徽、口号征集等活动,加强会员间的沟通与交流,一大批有志向的员工踊跃报名。在各工程公司,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走出去”战略的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交流会,有针对性地开展扎实有效的疏通工作,为确保人员上马和队伍拉出去扫除思想障碍。经过上下一致形成“战地氛围”,使许多有志于“四海为家”的员工的愿望得以实现,集团党委还根据实际情况,选派一批部门正职到区域公司工作,为开拓发展京津区域市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重服务,“志愿者服务队”配套建立。强有力的后勤服务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保障。集团党委始终关心外埠工程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到紧贴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集团通过视频连线、同步考试、同步技能比武和为“走出去”员工继续教育开设专场等做法,让在外省市工作的员工同样有机会得到培训和提高。集团对“走出去”员工实施许多激励和优惠的措施,从每月发放驻外津贴、每年报销交通费,到组织“走出去”和属地化职工参加当地体检和疗休养,确保“待遇同城化,防止边缘化”。集团党委牵头成立由党政工团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是为一线提供后勤服务的坚强后盾。“志愿者服务队”集中建立“走出去”职工个人信息以及联系卡,要求各基层单位党组织定期联系、走访,及时解决“走出去”职工的后顾之忧。此外,集团党委关心“走出去”员工在外就医情况。今年,集团在原有购买大病医疗保险,商业大病、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走出去”职工异地门急诊保险理赔项目,大大方便“走出去”职工在外就医,受到广大员工的好评。在申报职称、评选先进、发展党员、提拔干部上,党组织也重点给以关心,实行一定的倾斜政策,确保他们的利益得到保障。
      重培养,重点区域市场成为培育优秀人才链。集团党委采取“公开竞争、择优聘任”的方法,把最优秀的员工选派出去,把他们放在影响大、工期紧、任务重的项目上压担子,通过搭舞台使他们得到更好的锻炼。京津区域公司成立以来,20余名在“走出去”期间表现优异的干部得到了提拔和晋升。集团党委还推行A、B角色轮换制,尤其是重视加强集团“上海总部”与区域公司“第二总部”管理岗位的交流,让更多中层干部和管理骨干轮流进行锻炼,也给更多的愿意“走出去”的人才提供成长的空间。同时,采取“A+B+C”模式,各部门经理级管理人员,在6年时间内互为AB角,分别各在天津呆满三年,并培养出一名当地能够胜任管理职责的C角。精锐部队出击,迅速将多年积累的先进管理模式向外复制。集团党委还在京津区域采取引进成熟人才与吸纳应届毕业生并举的政策,确保本土人才招聘工作落到实处。并实行师徒带教制度。几年来,集团培养了一批熟悉当地建筑市场,业务能力强的优秀管理人才。60多名员工先后被评为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项目管理岗位专业能手、优秀青年人才奖等荣誉。目前,京津区域属地化人员占管理人员总数的55%,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共有13人,有5名属地化人才先后提拔担任集团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
      (供稿:上海建工集团党委组织处)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