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0-23 来源:今企网 作者:王春银 有着六十年多来发展历史的上海建工集团,在积极参与上海乃至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奉献了众多工程精品,其中包括超高层建筑、大型桥梁、轨道交通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工业与环保工程等。东方明珠电视塔、环球金融中心、世博会中国馆、浦东国际机场、虹桥交通枢纽,以及北京国家大剧院、广州新电视塔等,不少成了上海和全国各地的标志性建筑。建设工程点多面广、企业员工走南闯北,用什么激励干部职工、凝聚施工队伍?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多年来执着坚守着一个信条:要把党群工作覆盖到工地,通过以党建带群建等有效载体,探索开展项目党建工作的多种实现形式。 做“导航仪”,立足“支部建在项目”。继当年南浦大桥现场成立第一个项目党支部后,一批项目党组织在各工地应运而生。集团党委明确,凡有工地开工,必须同步建立党组织,规模小、工期较短的项目,通过联合党支部形式落实党建工作,从组织配置上确保工作“落地生根”。目前,全集团有项目党支部250余个。项目党组织发挥工地战斗堡垒作用,围绕工程建设重要节点目标,肩负着思想动员、宣传鼓动、培养人才和协调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等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和总承包管理的推进,集团先后在卢浦大桥、铁路南站、世博园区等特大型项目配置党建工作指导员,由集团党委直接任命。党建指导员扮演“工地政委”角色,共同肩负起组织文明施工、开展立功竞赛、抓好队伍建设、推进综合治理的重任,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建联席会议等制度,把施工生产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使项目党建工作始终围绕“保施工、保节点、保和谐、保竣工”和“出精品、出人才、出精神”的目标展开。同时,从适应区域化党建成等实际出发,集团在世博园区、上海中心大厦和京津、辽沈地区建立联合党委组织。区域化党建以党建联建为载体,用开放、直接、有效的服务方式,实现项目党建从点片面向工地围墙外辐射的新跨越,完善与业主、设计、监理及地区居委、警署等互动共建机制,开展“施工不扰民”、“文化进工地”和创办“民工夜校”等活动。集团党委还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外埠项目党建工作管理办法》、《关于工程项目与社区开展共建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本。当“助推器”,打造工地“职工小家”。近年来,在项目党组织的协调下,一些工地也先后在总承包企业和分包单位、农民工队伍中建立相应的工会组织,并积极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把“凝聚人心、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服务员工”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维权”活动,项目党支部和工会联手开展关爱职工群众,改善生活设施,丰富娱乐活动。从施工区域的办公场所、活动板房,到生活区域的农民工宿舍、图书室、棋牌室,以及食堂、浴室、生活超市等设施一应俱全,工地上还建立党群互动式思想交流,拓宽群众需求和诉求渠道,职工有什么话语找组织聊,有什么困难找干部谈,有什么烦心事找众人帮。为了适应“全国化”的战略布局,通过各创建单位在总部建立“志远者俱乐部”和“志远者服务队”、“志愿者后援团”等社团组织,开通“志愿者网上服务”、“企业亲情热线”等专用窗口,全天候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天津、南昌、南京以及西南等重点区域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最近,集团党委通过工会组织在上海团国际旅游度假区工程共建立了三级60个项目工会,6个片区工会联合会由各参建单位工会负责人组成集团度假区工会联合会委员会。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共覆盖了1160名企业职工和3698名农民工兄弟。在工作职责上,重点开展 “精品杯”立功竞赛、技术比武等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落实好工会会员服务卡办理、赠送会员专项保障计划、组织体检和疗休养等关心关爱广大建设者的各项举措,切实让广大建设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设“期望奖”,搭建“三青”竞赛平台。多年来,集团党委重视对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领导,通过基层党组织帮助建立工地团支部。以党建带团建,拓展青年人才实践舞台,深化青年工程、青年突击队和青年科技协会等“三青”竞赛活动,成为团青工作抓手。围绕“推优选青”,积极鼓励万余名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到重点工程和艰苦岗位锻炼,通过导师制和师徒带建,组织职业生涯设计,以及见习制、助理制等台阶压担子,加速健康成长成才,并注意优先选拔具有施工现场和外埠市场经历、具备良好经营业绩的青年后备人才。集团党委设立“期望奖”,坚持20余年每年组织“十佳杰出青年”的评选,重点向基层企业和生产经营第一线的优秀青年倾斜,入选的将以“期望奖”命名。以“青年建功行动”和“号、手、队、岗”等参建工作,使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挑起了组织协调重大工程和管理企业的重任。广大青年员工立足本职、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成为上海建工集团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