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国资党委 发布时间:2017-08-03 集聚主分包方组织资源,打造引领工程建设的“标杆党建” 在工程建设中,一建党委通过各总承包项目部党组织以“标杆党建”引领工程建设,有效集聚参建各方的党建组织资源,把恪守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不断转化为广大建设者锐意进取、勇创一流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广大建设者创优质服务、优质工程的行为规范,带动整个项目团队共同实现工程建设目标。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是目前中国第一高楼,也是一建集团第六次刷新上海建筑高度的代表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总承包项目部党支部围绕工程建设的节点、难点和重点,有效整合材料、机械、劳务等多方资源,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在1800多个日日夜夜里,项目党支部和党员骨干直面极端低温、罕见暴雨、台风肆虐以及百年未遇持续高温的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项目部先后创下了主楼施工3天一层的速度之最、钢平台爬升581米的高度之最、高标号混凝土一次泵送580米的高度之最等多项记录,项目部荣获了上海市实事重点工程立功竞赛优秀集体。 “浦西第一高楼”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项目部党支部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发动包括专业分包队伍在内的党员、干部和参建职工围绕工程建设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积极实践住建部“十项新技术应用与创新”,突破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技术创新成果得到了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的高度认可。该工程被列为上海市建设工程科技创新、新技术应用交流观摩项目,吸引了来自本市和外省市建筑施工企业400余名同行的观摩,不仅实现了去年年底竣工交付、今年上半年逐步营运的节点目标,而且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 集聚工地之外组织资源,打造文明和谐联动的“工地党建” 在工程建设中,一建党委以共创群众满意工程为抓手,通过各项目党组织集聚项目周边、工地之外各方组织资源,努力拓展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路径,主动承担起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使“工地党建”转化为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合力。工地党建作为项目党建的延伸段,以临时党支部为平台,支委会和支部成员中由业主方、主分包、设计、咨询、监理和附近居委会等党员代表构成,形成党建联建的合力。不少项目党组织还把项目所在地建交委、派出所、街道社区、居委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做到思想共育、资源共享、责任共担、难题共解,塑造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的浦东金融广场项目毗邻浦东八佰伴,是目前浦东地标性工程之一。在工程建设中,一建党委与浦东陆家嘴社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签订了“社区管家”共建协议书;项目党支部集聚浦东陆家嘴社区(街道)党工委、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海关总署驻上海特派办机关党工委等各方党组织的优势,塑造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品牌。去年中秋前,举办了“情系浦江,月满中秋”建设者大联欢,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文艺小分队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为工地上300余名建设者送去了节日的欢乐,赢得了工地农民工的赞誉;为丰富建设者业余生活,海关总署驻上海特派办机关党工委向项目部赠送了250册书籍,组织“电影到现场”、“法制宣传进工地”等活动,赢得了项目员工及农民工的赞誉。今年上半年,项目部还建立了“工地职工之家”,“工地职工之家”内设有健身房、阅览室社等设施,得到了项目员工和农民工的一致好评。 集聚重点区域组织资源,打造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属地党建” “属地党建”是一建党委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实现项目党建转型升级的又一次探索和创新。近年来,集团党委根据全国化战略布局,进一步聚焦上海、南京、苏州、成都、重庆五座重点城市,积极探索资源整合型的“项目党建”,运用项目党建元素的共通性和相融性来推动企业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从“属地化”到“当地化”的转变,有效推动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为了切实加强外埠市场区域“属地党建”,一建党委坚持“一方隶属、两地共管、双向作用”原则,通过在各重点区域公司党组织积极探索入当地、落地生根的党建组织模式。在西南市场,四川公司党总支借助四川省上海商会这一平台,定期参加或承办商会党务工作研讨会,并将集团的项目党建的发展历程介绍给了商会的各家会员单位,引起了各会员单位的浓厚兴趣。在南京市场,集团党委与南京市秦淮区委组织部签订关系委托管理签约,开启了南京公司党组织与属地党组织的良好开局,党员参加属地党组织活动,组织生活更丰富,加快融入当地的步伐。在苏州市场,苏州公司党总支与苏州工业园区湖西街道党委成功“牵手”,共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去年6月,市国资委党委又组织系统红旗党组织到现场学习交流活动,并对一建党委在拓展区域党建上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