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国资党委 发布时间:2018-12-27 (上海基层党建网) 近年来,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区域和专业领军人物、专业能手、复合型人才为重点,以“三四五”操作法为抓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资格开发、职业技能培育管理体系。 建设学习型企业,明确“三个功能”定位。 七建党委始终坚持抓好班子、育好人才、带好队伍,按照上海建工集团办好“企业大学”、实现管理分院转型升级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这个命题,提出了“协调、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八字工作标准,积极推进企业教育培训中心向管理学院分院的转型,在创新培训方式、提升管理能级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明确了建设具有“三个功能”的管理分院,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功能、知识管理功能和学习中心功能, 积极有序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为七建推进可持续性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添砖加瓦。 建设学习型组织,强化“四项要素”组合。 完善组织要素。七建在加快实现教培中心向管理学院分院转型的同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挂帅,各条线分管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及各基层工程公司第一责任人参加的教育委员会。树立了培训是“第一工程”的管理理念,确定各部门、各工程公司为培训责任主体,明确两级领导班子培训责任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要求,为实现全员、全方位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建设平台要素。近年来,七建党委注重教培中心在向管理分院转换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教学平台和教务平台的“两个平台”建设。教学平台的目标是出人才、出队伍、出成果;教务平台的目标是出方法、出伯乐、出法宝。 制度保障要素。无规矩不成方圆,七建党委注重培训工作与企业规范相结合,积极有序推进培训工作落实生根,修订完善了《职工教育培训规范》、《鼓励员工获取资格类证书奖励制度》、《员工培训课时评定标准》等,通过相关制度的执行,使企业内部形成你追我赶,百花齐放,互帮互学互励的良好正向局面。 战略执行力要素,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战略和执行存在很多障碍,若要填补战略和执行之间的差距,必须将出色的执行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七建党委形成由集团领导、教培中心(管理分院)、各部门、工程公司组成的教育系统,分层落实各项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教学教务例会,召开年度教育工作总结会,着力打造一个高绩效的学习型组织。 建设学习型员工,完善“五大体系”工程 优化培训师体系建设。充分拓宽培训师的来源渠道,将挖掘内部培训师人才开发与拓展外部培训师队伍两种方式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内容合理搭配师资,使培训内容既丰富多彩又不脱离实际。首先,在企业内组建内训师队伍,通过培训选拔热爱教育工作、综合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内部培训师队伍,共同参与部分培训课程的开发与授课,传承企业文化、传授业务技能。为内训师开设训练营,针对教学设计、授课与控场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项培训。其次,根据“请进来,走出去”原则,评聘了各类紧缺领域的兼职讲师,并分为3个层次管理,定期开展集中式培训。结合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把优秀师资请进了中心组和班组参与学习辅导。再次,推进与高校、外部优秀培训机构的合作,利用双方的优势,定向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如建造师、BIM等相关培训,取得的良好的效果。 优化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将全体员工纳入到完整的培训课程体系中,结合面向全体普通员工的通用课程以及面向关键人才的专项培养计划,做到共性和个性的结合。通过引进行业内外优质培训资源,多层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保证了课程的完整性。七建集团的课程体系包含四大类:为缩小岗位所需能力和现有能力之间差距的岗位类课程,如岗位取证类培训、继续教育、岗位技能类培训等;为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学习与能力提升的进阶式课程,如经济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为满足现有职级要求、再满足更高层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专业类课程,如经营类、安全管理类、质量管理类、财务管理等:为企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提升组织绩效并达成战略目标的专项培训课程,如党群干部系列、青年项目经理系列、内训师序系列、新员工入职系列等。 优化共享与交流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技能展示和知识共享平台,七建连续七年开展了全员、全岗位技能比武,通过这个技能展示平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和青年业务骨干。在丰富“七建教库”方面,通过总结提炼现有的施工经验和管理方法,汇编成使用型经典案例、教材并建立到统一的OA知识管理平台上,实现积累、传播和共享。着力培训教育的点、线、面三级联动,根据七建全国化战略布局,将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紧密结合,横向到边,竖向到底,鼓励和引导工程公司开展培训,以点带面辐射全国。联合集团各部门组织的培训通过专家讲坛、专项培训形式等将条线人员有机联动起来,构建立体培训交流格局。着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培训资源共享,随着网络科技不断的发展,培训技术随之更新迭代,七建在探索混合式的学习模式,尝试线上与线下培训的有效承接:依托远程视频系统、网上教育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借助移动学习平台,员工通过知鸟、中欧等手机端参与学习,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自2016年4月开通移动学习平台以来,共推出828个微课件,有1045多名员工开通并使用,点击量累计达到64196多次。 优化员工激励和保障体系。推行“鼓励员工获取资格类证书”激励政策,引导员工正确规划职业、专业取向,同时满足企业对紧缺型岗位证书、执业注册类、职称类证书的需求。截至到今年上半年已鼓励员工持证2461人次,奖励金额357.5万元。根据技能比武不同岗位的实际现状,七建还分别制定了综合考核评定办法。经与工会会商,颁布了技能比武各奖项评选办法,对获得年度优秀的个人和组织者进行发文表彰及奖励,推荐成绩优秀的员工参评年度岗位能手和先进个人。7年来共有436名员工受到表彰,奖励金额38.55万元。充分利用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项目和职工教育经费补贴等项目,优化整合培训基地,提升核心培训能力。2017 申请并获批的三维智能施工深化现场操作技能培训项目,资助额度583万元。申请浦东新区企业职工职业培训财政补贴,截止到目前共收到补贴款773.91万元,另外还有226.2万元已审核待发。 优化量化培训数据指标。通过将培训流程管理、评估、考核等程序数据化,实现对培训工作的量化管理。着力将培训指标纳入员工晋升考核评价系统,细化培训任务,将授课、参训等各项内容赋予不同的权重,把培训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着力通过员工培训信息平台,进行培训全流程管理,从培训计划到培训台帐,再到员工个人培训档案,提供完善的流程支持。着力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在培训前后,员工参加定向需求调研、培训实施、考核测试及训后评估,定位员工的岗位能力短板与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