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交流

上海建工四建:“三完善”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日期:2019-01-02     点击量:

来源:市国资党委    发布时间:2018-12-28

       (上海基层党建网)    在实施巩固上海城市建设高端市场、拓展外埠区域市场地标建筑的征程中,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党委深切感到,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企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本。因此,四建各级党政班子、各级基层党组织采取多项积极举措,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完善“人才公寓”,从源头上保证优秀人才引得进。面对上海这座开放性的国际大都市和人才纷涌、英才集聚的实际,四建党委充分意识到,引进优秀人才,需要有广纳贤才、海纳百川的情怀。近年来,通过“校招+社招”,每年入企的员工保持200余名的高位运行。然而,外地来沪的优秀人才、高校生源,最困惑的是安居乐业问题,居住成本的上升,遏制一些有志者创新创业的信心。四建党委注重充分挖掘,积极盘活办公基地、征开部分土地资源,开办了一批 “人才公寓”,以校招的硕博和985院校本科毕业生,持有紧缺资格证书的成熟专业人才和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企业较为紧缺的各类高、中端管理人才为主要入住对象,为每套房型配置标准生活设施,提供物业维修、公共区域卫生清洁等配套服务。四建还专门成立“人才公寓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才公寓的准入和准出管理,管理办法一经推出,收到众多员工关注。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满足了中高端人才的居住需求,为企业沉淀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综合素质好,对企业充满认同感的青年人才,同时对于招聘知名院校的毕业生、集聚市场优秀人才也体现出一定的吸引力。同时,四建党委还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对外地员工在异地社保缴纳、异地医疗报销、职称的评聘及居转户的落实,都力争进行政策方面的突破,发挥大型国有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综合优势,增强属地人才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完善选聘方式,从培育过程中保持优秀人才用得好。近年来,四建党委注重输送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重大工程、重点区域市场担当重任,并坚持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优先选拔人才的用人导向,在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世博会中国馆、东方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精品工程的实战中不断形成各专业、各门类的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这几年,又抓住全国化发展的契机,在外埠各区域市场积极营造人才竞争氛围,既注重培养“走出去”的年轻干部,尽早给敢于担当的优秀人才提供平台和机会,也主张集聚一批全国化人才,让外埠属地化人才成为快速成长的演兵场。“十三五”以来,四建集团共提任中层干部116人,其中有沪外工作经历的77人,占67%。同时,加大区域公司属地化干部的任用比例,为全国化人才搭建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机遇,在广州公司等重点区域公司的班子团队,均有多名属地化干部担当重任,从事党群、生产经营等关键岗位工作;着力打开向上晋升的职业空间,一批属地化骨干成为区域公司中层干部岗位的重要力量。对新进的校招员工,通过区域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沪内外公司相互结对、知名工程项目点对点委培、轮岗交流等方式,帮助他们快速融入企业,传承好企业文化基因,加快成长为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广州、深圳、江苏公司还分别与当地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教育培训机构达成了合作协议,实现了在当地独立开展各类岗位从业资格及注册类执业资格的培训,逐步建立起适应全国化发展的属地化培训与开发体系。
       完善中长期激励,从薪酬体系中保障优秀人才留得住。四建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使优秀人才在收入、晋升、激励、发展等各方面得到倾斜。注重在外埠重点区域集聚优秀人才,在校招方面,聚焦区域公司属地及周边地区的院校,重点院校重点突破,比如与武汉大学、广州大学、重庆大学等重点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较高质量的应届毕业生,给予一定的阶段性薪酬保护政策。在社招方面,利用长三角、珠三角经济较发达的优势,提供相比二、三线城市更具竞争力的福利保障措施,以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加盟区域公司。“十三五”以来,每年引进应届毕业生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5%;每年引进成熟人才中,属地化人才占比60%,拥有一级建造师的占50%,为区域市场“十三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储备了一批高素质人才。着力让外埠区域公司成为员工最向往的地方,四建实施实施区域核心员工激励政策,以华南区域为试点,以区域公司班子成员和持有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的项目经理为对象,通过对经营额和利润的考核激励,让想干事的人能干成事。核心员工激励政策实施以来,华南区域的经营考核指标呈现跨越式增长,从50亿、60亿、到今年的75亿,并以每年超额完成的业绩,充分挖掘了经营的潜力。同时,实施“全国化工龄”激励办法,充分考虑“走出去”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以职业等级随全国化工龄逐级晋升作为回报,有988名走出去员工受益,占员工总数三分之一,较好地引起了广大员工对走出去的重视,激发了员工持续走出去、干下去的愿望,让“走出去”成为了每一名员工发展的共识。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