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装配式建筑日益精进,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融合。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统计,2020年度,上海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91.7%,在全国遥遥领先。在《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装配式建筑更是屡次被提及。 为回顾总结上海近年来装配式建筑质量管控情况,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控交流会于9月23日在二建集团临港新片区馨尚锦苑项目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导,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主办,上海建工等单位承办。 临港馨尚锦苑项目位于临港主城区WSW-C2-14地块,东至茉莉路,南至方竹路,西至秋涟河,北至申港大道。整个项目体全部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建筑单体预制率为40%,预计国庆节后实现首批结构封顶。 作为此次交流会的示范工程,该项目以二建集团工程研究院专家团队为依托,设置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控及常见问题展示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区等八大展示区,体现了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全产业链施工的质量通病及相应管控处理措施。展区内还展示了上海建工国内首创的夹心保温预制围护PCTF体系,能彻底杜绝住宅外墙渗漏的质量通病,避免剥离脱落、保温失效等现象,实现长效保温。同时,基于这一体系,工程可实现快速施工,相对于传统体系,具有钢筋短搭接、应用范围广、施工简单、质量检测方便、混凝土易振捣、无排架建造的优点。 施工现场繁忙如梭,如何更好地管理大型机械?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项目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管理平台已将设备管理作为重要模块,实时掌控所有项目塔吊的安装、运行、拆除、巡检报告等数据状态,设备参数、资料详情、情况报告、设备信息和巡检报告等做到一目了然。塔吊检到位巡检系统,还运用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管理平台,将标准化与信息化完美融合,直接穿透到施工一线的作业点位。项目现场还安装了塔吊可视化系统,通过安装在塔吊小车上的自动变倍高清摄像机实时监控吊钩作业过程,使吊装作业可视化、过程可监控、事故可追溯。 二建集团还自主研发用工实名制管理巡检仪,将安标网与智慧门禁系统用工信息导入AR眼镜,通过AR眼镜对现场工人进行实时人脸识别,人均识别时间小于3秒,对未登记工人自动报警,有效解决了人工巡查效率低、实名制登记人工误差等问题。不仅如此,AR巡检仪自带可视化管理平台,与安标网和门禁系统的数据自动进行分析比对,方便项目劳务员快速进行用工信息梳理,查漏补缺。现场巡查报警后,可自动抓取不合格用工人脸信息,实时反馈到管理平台,自动形成巡检日志。 二建集团总裁张敏表示,二建集团将不断加强全过程管控和防渗漏管控,确保建筑质量放心、建筑结构安全可靠。以该项目为契机,切实响应临港新片区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推进临港新片区建设智慧生态、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建设。 “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这曾是建筑学家梁思成当年的理想。1962年,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从拖泥带水到干净利索》,呼唤尽可能早日实现建筑工业化。如今,先生的愿望,正在上海建工人手中,逐渐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