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在长沙召开。集团今年再获4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累计获奖工程达到59项。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中国土木工程建设科创最高奖,获奖项目包含建筑、铁道、交通、水利等土木工程领域,通常是最具有科技含量和最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获奖,自1999年开始设立,2000年第一届颁奖,目前已举办十八届,共颁奖十九次。集团连续十九次获奖,目前累计获奖工程达到59项,在历届总数514项获奖中占比11.5%,是我国获奖数量和获奖次数最多的企业之一。 本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共有FAST望远镜工程、矮寨大桥、右江百色水利枢纽等30项工程获奖,集团承建的东方之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辰花路二号地块深坑酒店、上海嘉闵高架路北段工程等4项工程获奖,充分展现了上海建工在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集团及一建集团、机施集团、安装集团参建的东方之门,由两栋超高层建筑组成的双塔连体建筑,是至今为止世界最高、体量最大的拱门式建筑,在其穹顶建设具有古典韵味的空中苏州园林。建筑总高301.8米,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塔楼地上最高分别为66层和60层,在高空采用拱式巨型桁架连成整体,突破了超高连体结构强连接抗震难题,是结构工程领域的一项创新。项目采用软土地质条件下百米级、大直径、后注浆、大承载力钻孔灌注桩,有效控制了非对称高层塔楼不均匀沉降;创新了复杂软土深基坑变形控制技术,实现了与内嵌基坑中心地铁车站的同步建造,完成当时单坑2.6万平方米,挖深30.4米的基坑工程创举;研发出自重不大于18kN/m3的轻质、高强轻集料混凝土,降低了超高塔楼的自重及侧向变形;采用高空悬臂结构临时支撑装置,荷载分步施加的偏心结构位移控制工艺,形成大跨超高空巨型拱门结构悬臂合拢施工技术,解决了塔楼偏心受荷侧向变形控制困难的问题,保障了双塔门式结构的协同工作。 四建集团、机施集团承建的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是全球唯一的世博会专题博物馆。作为国际展览局的官方博物馆和档案中心,是一座集展陈、文献中心、4D影厅、云体验中心为一体的国际性博物馆,收藏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珍贵展品,集中展示了160年来历届世博会的盛况。工程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34.8米,结构形式主要由钢框架结构、空间网架结构组成。工程由中国设计师原创设计,以大角度、折线形的米色砂岩和铜铝复合板幕墙组成“历史河谷”,唤起世博会160年的历史记忆;中间通透升腾的异型曲面玻璃体——“欢庆之云”,恰似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在瞬间绽放;两大意象的叠合,寓意世博文化的过去和未来在这里交织与碰撞,同时记载了上海世博会的建筑元素。 一建集团参建的辰花路二号地块深坑酒店,位于松江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天马山深坑内,海拔-88米,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坑内建筑16层(水下2层),坑外2层,地上高度12.8米。建筑功能包括酒店大堂、会议中心、客房部分、娱乐餐饮等。酒店共拥有客房和套房336间、会议室6间。酒店利用所在深坑的环境特点,所有客房均设有观景露台,可欣赏峭壁瀑布。酒店设有攀岩、景观餐厅和850平方米宴会厅,在地平面以下设置有酒吧、SPA、室内游泳池和步行景观栈道等设施以及水下情景套房与水下餐厅。酒店遵循自然环境,一反向天空发展的传统建筑理念,下探地表88米开拓建筑空间。酒店主体自然地“挂”在岩壁上,实现了坑壁和建筑的完美融合,是世界首个建造在废石坑内的自然生态酒店,创造了全球人工海拔最低五星级酒店的世界纪录,被美国国家地理誉为“世界建筑奇迹”。 四建集团参建的上海嘉闵高架路北段工程,属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外围快速疏散系统配套工程之一,是支撑国际开放“大虹桥”发展的重要交通设施,起到了服务虹桥枢纽、完善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作用。工程长11.3千米,包括主线高架、六对平行匝道、两座互通立交、三座跨线桥和十数座地面桥梁。工程采用主线高架+地面道路形式。主线高架为城市快速路,双向6~8车道,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双向6快2慢的建设规模。该工程是国内首个采用全预制装配技术、工业化建造的城市高架桥梁工程。在秉承“快速、绿色、低影响、可持续”的建设理念下,创立了桥梁全预制装配设计、施工成套关键技术,使其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首次构建具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桥梁全预制装配设计、施工成套技术,实现显著综合效益,在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