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高速磁浮领域的“单项冠军” 安装集团征战新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

日期:2021-12-03     点击量:

今年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标志着安装集团成功攻克了高速磁浮领域轨道系统整套施工技术,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独立完成高速磁浮领域轨道系统设计施工和维保任务的施工企业,具有独特的行业竞争优势。

突破:上海磁浮列车示范线的“从0到1”

作为国际尖端技术,高速磁浮可以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丰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国家重点研发的先进轨道交通重点工程。20年前,安装集团便已进军国家先进轨道交通高速磁浮领域,奋力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2001年,安装集团瞄准高速磁浮发展方向,在上海磁浮列车示范线启动之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德国常导高速磁浮轨道制造安装技术的预研究,掌握了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和独有的专项技术,并一举中标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的施工任务。

上海磁浮列车示范线竣工以后,安装集团没有停下脚步,与国家磁浮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等科研单位继续共同开展了新型轨道梁的预研究,独立编制了国家“863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施工成套技术研究——轨道梁机加工、总装和系统设备安装》等规范和技术标准,得到了行业内全面推广,使企业在高速磁浮领域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成长:青岛磁浮调试线的颠覆性创新

为继续保持在磁浮领域的技术优势,安装集团长期专注于磁浮轨道系统前瞻技术研究,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项冠军”。

在历时三年的青岛磁浮调试线建设过程中,施工过程就是科研过程,面对诸多第一次挑战,前进的每一步都是零的突破。从上海线的轨道梁加工及主线设备安装,到青岛调试线轨道系统土建、轨道板预制机加工精调、吊装运输、机电安装全套施工技术,涉及的专业多了,领域广泛了,对施工任务是一次跨界的尝试,更是一次颠覆性的创新。为扭转被动局面,安装集团群策群力,突破传统施工方式,采用新技术,确保进度和桩身质量得到双提升。

把混凝土雕琢成“艺术品”。该工程采用的混凝土制品均为非标准件加工,墩柱、迭合梁、轨道板等形状多变,精度要求控制在毫米级内。针对新型轨道板结构,安装集团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了多次的反复试验,认真分析轨道梁结构和线型及高精度机加工的工艺流程,把生产制作场地从“青岛现场”搬到了“上海工厂”,定制了专用的高精度钢模板以及可调整定位装置,打造了一条条精细精美的混泥土轨道梁。

用金钢钻做好“瓷器活”。为了使车辆运行更加平稳可靠,前期的基础要做到位,后期的精加工也不能有半点马虎,如:轨道的滑行面、导向面、定子铁芯固定件面、定位螺栓孔等构件,都需要经过大型高端数控机床的“CT检测”。在轨道板安装时,项目部按照轨道板精准调整及测量方案,借助国际上最先进的徕卡激光自动跟踪仪辅助施工,确保轨道板与箱梁之间的安装间距控制在0.2毫米内,创下了行业之最。

自主研制“敷线车”。此前,在国家高速磁浮长定子线圈弯制领域,基本采用全人工手工弯制或引进德国成熟技术装备。为了走出人海战术、摆脱技术依赖,安装集团研制了四节编组高速磁浮长定子线圈敷线车,不仅使敷设效率提升了约60%,降低了各专业协调的难度,也可适应不同要求的长定子线圈安装敷设,扩大了适应范围,实现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

跨越:高速磁浮线路建设的“配套专家”

高速磁浮交通主要靠强大的磁力完成行驶,利用磁铁彼此作用,同极性相斥,异极性相吸的原理控制车辆。为确保动力轨安装工程质量,项目部采用“联合舰队”模式开展专项技术攻关,优化长定子装配、总装精调以及运行控制等系统设备安装工艺。采用“车抱轨”的运行结构,确保安全可靠;将牵引供电系统布置在地面,随列车位置分段供电,保证相邻分区只有一列车运行,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实现GOA3级全自动运行,系统安全防护满足SIL4最高安全等级要求。

从“0”到“1”,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意味着颠覆;从“1”到“2”,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意味着成长;而从“1”到“N”,则是一场跨越。由最初的轨道安装,逐渐发展到土建、构件、机电、采购等多专业齐头并进,安装集团已然成为了高速磁浮线路建设不可替代的“配套专家”。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