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园林集团承建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开园

日期:2022-01-05     点击量:

由园林集团承建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近日向广大市民游客开放。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于2017年9月22日开始建设,将于2023年底完成主体建设,2024年实现全园开放。此次公园北区开放以后,世博文化公园将进入运营管理和建设并举的新阶段。公园定位为生态自然永续、文化融合创新、市民欢聚共享的世界一流城市中心公园。公园的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思想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是“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生动案例。规划建设世博文化公园是上海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区域空间品质,延续上海世博精神,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重大举措。本次开放的公园北区占地85公顷,主要由舞动广场、静谧森林、时光印记大道、世博花园、音乐之林、中心湖、后滩滨江、申园等景观片区和景点组成。

舞动广场:位于公园东入口,面积约5.8公顷,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广场以中国古典园林月洞门为设计线索,用“框景”手法把桥、水、洞、门巧妙结合,空中鸟瞰,演绎“别有洞天”意境。广场东侧为城市界面,交通汇聚,高楼林立;西侧为公园界面,静谧森林,春花秋色,“洞天觅荷”是广场核心,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

静谧森林:位于公园东北部,面积约16公顷,是公园最大面积的生态涵养林。静谧森林注重生态、野趣的景观效果,还原自然森林,展示四季更替,是城市中心的天然氧吧,将城市喧嚣隔绝于外,形成公园绿色屏障。

时光印记大道:以不同时期的场地特征为时间线,总长400多米,从东至西分为三段。它讲述了公园所处场地的三段历史,依次展示从钢铁工业时期到世博会时期再到世博文化公园时期,从工业时代到生态文明时代的历史演化进程,将时光穿行与休憩空间结合,既满足游人的游览需求,又提供感受文化的开放式空间。

世博花园:位于公园北部核心景区,面积约7.2公顷。世博花园依托上海世博会四个保留场馆,以樱花环道串起精致花园、海棠花甸等观景特色,通过自然与文化承载,展示世博记忆。世博花园集中呈现各类春花植物,1公顷中心草坪四周,东侧为欧洲风情的精致花园,西南侧为百米紫藤长廊,北侧为上海市花白玉兰为主的玉兰花林,是翠绿围合、粉花烂漫的春花博览会。

中心湖:位于公园中心,水体面积11公顷,水源引自黄浦江,通过水体循环物理净化和水生植物生态净化,实现水体生态自我净化。中心湖以挺、浮、沉水植物丰富水岸线,形成多层次的精致滨水空间,通过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的融合,提升城市公园的生态价值。

后滩滨江:面积约23公顷,于2009年10月建成开放。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显现了场地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并最终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2017年,在浦江两岸贯通的大背景下,后滩公园完成了三线贯通工程,同年底,后滩公园纳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范围,成为世博文化公园后滩滨江景区。

申园:是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中独具江南园林文化特色的园中园,总占地达5公顷,园内掇山理水、筑房建桥,总体规划形成北山、南水、东园、西苑的空间布局,山环水抱之中的建筑群落呈现明清时期江南传统园林风格。申园着力构筑醉红映霞、古柯晚渡、玉堂春满、松石泉流、曲韵天香、秋江落照、烟雨蓬莱、荷风鱼乐八景,在现代时空里,营造一座经典的江南园林,表现江南之态,传达江南之魂。咫尺山林,创一代沪上新名园、中国园林新典范。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