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一行来到静安区天目社区华兴新城项目工地,现场察看工地建设情况,检查工地环境,详细了解噪声、扬尘、渣土、光污染等环保防治措施。 上海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党委副书记、总裁叶卫东,一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飚参加检查。 龚正指出,要聚焦市民关切,做好噪声等污染防治。工地施工单位要主动开展噪声扬尘等环境整治,推进文明施工和精细化管理,加强与周边群众的沟通说明,最大程度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争取市民的理解支持。各部门、各区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完善责任体系,持续优化考核评价体系,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期待。要紧盯重点场所,建立噪声等污染信息收集、线索移交、高效处置、督查问责等机制,确保及时处置居民投诉。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源头管控,加强执法监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在检查中,徐飚说,华兴新城项目制定了明确方案,通过优化管理减振降噪,如需连续施工会提前向居民公告。工地设置了围墙喷淋、除扬尘雾炮设施,对建筑土方运输落实车辆冲洗、覆盖封闭式防尘网等举措。 华兴新城项目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苏河湾CBD中心地带,是目前为止上海最大规模城市更新项目之一。 项目由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总承包,总建筑面积约55.1万平方米,中标金额40.2亿元,涵盖了办公、酒店、商业、住宅、社区服务等多种业态,最高建筑高度将达到320米。建成后,将成为城市文化与便民生活的有机融合的地标建筑。 目前,项目T1塔楼已出±0.000,T2塔楼正在拆除首道支撑,G1-G3住宅均处于上部结构施工。项目预计于2027年2月竣工。 一建集团严格贯彻落实环境控制、文明施工等各项标准要求,严格执行上海建工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要求,多措并举营造绿色文明、安全有序的工程环境,打造“环境友好型”施工样板。 精细化管理,确保车辆出场“一层不染”。严格执行“两不挖、两不进、两不出”的文明施工管理要求,层层把关,严格进行土方车进场前的资质审核、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场内环境管理、土方车离场前的清洗工作,有效防止土方车在运输中造成城市道路污染。 信息化运用,引入喷雾联动式降尘系统。除每日2次清扫、裸土覆盖等日常扬尘控制措施以外,项目部引入喷雾联动式降尘系统,通过设置在现场的5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当数值超过报警值时,自动启动雾炮、塔吊喷淋、围挡喷淋等降尘设备,有效控制现场扬尘。 “组合拳”出击,按下施工“静音键”。项目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采取日常“早6晚22”、双休日及节假日“早8晚18”的施工作息,确保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配备多台手持移动噪音监测设备,并利用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噪音监测功能,做好实施监测、严控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如混凝土破凿除作业时采用静力绳锯切割法,大大降低施工噪音。 人性化设置,有效降低光污染。项目现场采用了角度可调节工具化灯架,在楼层内选用光线辐射范围近且节能环保的36伏低压照明灯带,防止现场照明灯光直射居民楼;在基坑施工时,坑内照明采用随土方逐层开挖,将照明灯具安装在其上一层支撑下方,有效减少了光污染。 全过程管控,打造文明施工样板。通过选用节能型灯具、声控节能装置、空气能热水器,设立手持电动工具充电柜,建立雨水循环系统等,积极做好项目管控全过程、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运用塔吊可视化系统,可AI识别危险驾驶行为、塔吊司机身份及吊装作业面情况,发出塔吊间防碰撞预警等,有效提升现场文明施工的智能化管控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