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连续三场座谈会!杭迎伟:设计院要各具特色、百花齐放,走“专精特新”之路

日期:2024-06-24     点击量:

6月19日-20日,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主持召开子集团设计院负责人座谈会、第五次工程公司座谈会、第四次优秀青年干部座谈会,听取8家子集团设计院、10家工程公司负责人工作汇报,与11位优秀青年干部展开交流。




各家设计院要各具特色、百花齐放,走“专精特新”之路

在子集团设计院负责人座谈会上,杭迎伟说,请到8家子集团的设计院一起来开座谈会,是同行间的一次交流,从交流中,看到大家在持续地克服困难、艰辛探索,且富有成效。各家设计院不仅为集团的总承包、总集成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还为设计板块的构成作出了重要贡献,集团和各子集团对于各个设计院的发展,要重视投入、坚定支持。

各家设计院在功能实现上,要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就是我们要做“专精特新”的设计院,区别于大院全能型、综合型的发展模式,我们要有自己的专长。

上海建工有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持续打造总承包、总集成能力,在座的8家设计院是重要的载体和平台,你们既是建筑施工事业群的一分子,也是设计咨询事业群的重要成员单位,要把这个定位确立起来。要面向市场、面向基层一线,做好支撑和赋能两篇大文章。我们既要跟着总包走,更要跟着市场走,在深化设计、优化设计上体现设计院服务和管理的价值,为产业提质增效。

各家设计院的专业非常广泛,围绕教育、医疗、住宅、文旅、石化、酒店、办公、古建筑、科创产业园区、美丽乡村、“一带一路”走出去等领域,做了大量的专业探索和实践,希望持续地在专家品牌上用力,这就是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发展,并非“千院一面”。

各家设计院在发展模式上,要创新转型、与时俱进。陈吉宁书记到集团来调研时,谈到了城市之变、市场之变,要主动而为、创新转型、与时俱进。

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要共同发展、融合发展,新兴业务是未来的增量。要持续以设计院的市场探索创造集团更大的市场,依靠设计院开展先行探索。我们对设计咨询板块提出的总要求是要具有先导作用,因此,各家设计院要思维创新、创造市场。

要在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建设中提升研发能力、咨询能力,数字赋能增加我们的能力供给,持续发光发热。比如我们的装饰设计院、园林设计院就发挥了充分的先导功能,是最突出的“以方案影响业主”的典型代表。

各家设计院在人才培育上,要不拘一格、厚植优势。设计院的优秀人才从哪里来?要坚持集团自身的“转型培养+市场引进”。在转型培养方面,各大子集团设计院的设计人员,要成为最懂施工的设计人员、最懂造价预决算的设计人员。

要在设计、施工专业上融合发展,很多的设计院领导和设计人员,都是从施工领域转过来的,不要把它看成劣势,更要把它看成优势。要充分重视设计人员价值的实现,稳定平台、稳定收入、稳定发展通道。还要进一步提升“一网赋能”,首要建设的就是设计板块的“一网赋能”。

希望在设计院这样一个广阔平台上,大家热爱企业、专注专业,持续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以今天的舞台,创造更大的发展平台

在第五次工程公司座谈会上,杭迎伟说,工程公司是推动上海建工发展的中坚力量,为集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弘扬“奋斗者精神”,就是要以“追求卓越、奋斗不止”的精神状态来干事创业,特别对于工程公司来说,更要充满激情、勇于担当。

工程公司当中孕育了很多“王牌之师”,在座的都是“王牌之师”战斗一线的领军人物,希望肩负起推动工程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责任。

杭迎伟强调了四个“实效”——

工程公司要在市场拓展能力上取得实效。工程公司是上海建工市场开拓的原点,要做好项目、开拓市场,深耕区域和领域,把源头功能更好地实现好,每个工程公司还要各具特色地发展,以今天的舞台,创造更大的发展平台。在经营的触角上,需要主动出击,把握城市的发展规律,在城市更新业务上力争“梅开多度”。

工程公司要在生产组织能力上取得实效。要把握好高效、安全、质量、效益这些工程建设、施工组织的关键要素,把握好时间节点,高效完成任务,“后墙不倒”,安全优质。还要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来推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数字建造,持续提升工程总承包、总集成能力。工程公司还要支撑好上海建工的全国化发展。

工程公司要在经济管理能力上取得实效。经济管理是重中之重,在上海建工开展弘扬“奋斗者精神”大讨论以来,听到了一个思路叫“开工即结算”,讲的就是一个全过程结算。还有“三个而”的说法:谈而不破、和而不同、锲而不舍。以上这些对于法务、商务、成本管理、项目经理都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工程公司要在人才培育能力上取得实效。建楼的目的是为了育人,在各个项目上,我们都要像在过去的上海中心等项目一样,培育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给年轻人交任务、压担子,做好传帮带,让工程公司成为人才培育的厚土。还要加强校企合作,招揽更多优秀的大学生,也包括市场化的优秀人才,来推动工程公司可持续发展。


大家只管茁壮成长,各级党政负责雨露阳光

在第四次优秀年轻干部座谈会上,杭迎伟说,非常高兴和11位优秀青年人才代表面对面交流,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朝气蓬勃,敢想敢闯,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业绩,是上海建工优秀青年的代表。

以培育卓越工程师“百千万”工程为代表,上海建工对广大优秀青年人才成长、成才寄予厚望,大家只管茁壮成长,各级党政负责雨露阳光,这样上海建工的人才体系才会根深叶茂。

当前,上海建工正在开展弘扬“奋斗者精神”大讨论,主要解决“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的问题。上海建工的美好愿景要靠奋斗来实现,我们已连续四年跨入世界500强,要追求大而专、大而新、大而强。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关键要素,希望各位年轻人勇担使命责任、全身心投入。工作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是对我们成长的重要磨砺,要勇于面对、经历实践磨炼,在实践中成长。

青年人的成长有“两个积累”至关重要:一是实践积累,二是时间积累。在“两个积累”中如何提升自身能力素养,特别是资源要素的集成能力和整合能力尤为关键。要甘为小事、甘于奉献,也希望大家有多岗位历练的经验,成为专业的行家里手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多面手,同时要在管理上加强学习。

青年人最具创新精神,希望大家在智慧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上有更多思路和实践。上海建工当前正在推进“五个一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筑机器人是建筑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希望大家在实践中多加应用,并持续迭代升级。在数字大模型当中有个称呼叫“转译员”,就是既要懂数字技术,还要有专业技术的支撑,我们各个领域都需要有更多具备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来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成为复合型多面手。

青年意味着无限的希望和可能。上海建工的未来是属于每一位奋斗者的未来,上海建工的未来将历史性地落在年轻人身上,希望大家传承好“三大文化基因”,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实绩佳绩回馈组织的培养和信任。

2.jpg      [下载]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