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前往百联西郊购物中心高效机房节能改造项目实地调研,听取了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旗下建筑节能及设施运维工程公司关于设施更新、建筑节能、数字化运维服务等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杭迎伟说,发展新兴业务,空间打开,市场无限、未来无限。我们讲新产业、新动能、新赛道,我们讲加快创新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坚守“能力圈”。我们要始终坚持低碳绿色发展,把运维业务的专家品牌树立起来,以“利他”之心为业主解决难点、痛点、堵点,为他们创造商业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百联西郊购物中心高效机房节能改造项目,由一建集团建筑节能及设施运维工程公司负责,一建集团出资为百联西郊建设高效机房并托管运行20年,百联西郊只需按使用的冷热总量以单价方式与一建集团结算,提供了一种更为优质、高效、便捷的能源托管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在全新的能源管理模式下,百联西郊购物中心全年节电40万千瓦时、节省燃气22万立方米,光伏发电量达到了16万千瓦时。 杭迎伟说,今天看了百联西郊的高效机房,机房色彩明快、运行有序,让人眼前一亮。一建集团建筑节能及设施运维工程公司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持续实践探索,找到一条未来发展之路,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一建集团用强烈的战略思维和市场意识,全力服务业主,让人眼前一亮。上海建工同业主间需要一种纽带、一种链接,用一个个项目实践来增加客户黏性,才能持续服务好核心客户、长期客户以及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战略客户,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实践探索。 杭迎伟提出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建集团以及下属建筑节能及设施运维公司、城市更新公司、市政公司,对于新业务持续而具体的探索和实践,是对上海建工成为“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服务商”愿景的最生动诠释。 对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说,建筑节能及设施运维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具有连续性,也最有可能在时间维度上充分延展,是我们做好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很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这块业务,我们的服务自然就有了延展性和连续性。 我们讲新产业、新动能、新赛道,我们讲加快创新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坚守“能力圈”。一建集团开展的建筑节能运维也好,城市更新和市政建设也好,都是在坚守“能力圈”的基础上来实现的。但凡能力不可及的,最终都会导致战略的可持续性出问题。 同时,个人能力和企业能力是相互融通的,企业的“能力圈”依靠人才来支撑,由此,人才的能力应当被最大限度地放大,要在上海建工的“三全”战略中充分体现人才的能力和才华。 我们要创新模式,创造价值。 创新模式涉及技术支撑、发展方式以及商业模式三个方面的探索。 首先是技术支撑,现在我们开展的合同能源管理,背后是新技术、新设备的支撑,没有技术,新型管理无法实现。第二是发展方式,对业主来说,我们以“利他”之心为他们解决难点、痛点、堵点,为他们创造商业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对全社会来说,我们始终坚持低碳绿色发展。第三是商业模式,我们做的是产品和服务输出,为业主伙伴提供高端定制、高效建造、高效运维的集成服务。 从一建集团的实践,我们看到了此类新兴业务的发展路径,那就是坚持低碳绿色、坚持智慧运维、坚持数字赋能。同时需要更多地关注远程管控、快速响应、移动端便利等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业主体验。 我们要把运维业务的专家品牌树立起来。 建筑节能及设施运维工程公司,就是一个低碳节能运维的专家型品牌,要把这个品牌建设好,并在此基础上把整个上海建工集团运维业务的共享品牌建设起来。 发展新兴业务,空间打开,市场无限、未来无限。希望各家单位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更好地推动实践,持续探索,开辟新市场、服务新业主,以此不断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以百联西郊案例为代表,一建集团建筑节能及设施运维工程公司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建筑节能降耗、高效协同智慧运维等系统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实现从高能耗、低品质运维向绿色、便捷、高效、智慧运营进阶,承担了浦东美术馆、南京华新城等原建原管机电系统运维服务项目,开展了华侨银行、香港广场、力宝广场等既有建筑能源定制化智慧运维服务,为百联西郊购物中心、新亚药业、ATL半导体产业园、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等提供能源管理服务。 |